|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为新能源献建议:抢滩V2G标准制定,大力建设电池储电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贺长云 发表于 2020-4-14 15:4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贺长云
2020-4-14 15:41:27 5235 1 看楼主
我们每天生活的世界,纷繁万象,喜怒哀乐都基于我们的能源体系,它影响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我们这个文明世界的庞大驱动体系是什么样的呢?



工业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看似纷繁,其实本质是让我们获取机械能变得方便,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能让各种各样的动作通过机器来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内燃机,让机械得以小型化,获取大量机械能的场景变得灵活,催生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同时也奠定了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资源在现代社会运行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围绕着化石能源,建设了庞大精细的能源系统。我们用煤和天然气来发电、取暖,用石油来驱动我们的生活。这样的能源体系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污染,二是化石能源不可再生。

现有能源体系的问题逼着人们去改变,用电来驱动一切成为很多人的愿景。电能确实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能源,它的获得方式多种多样,它还能方便的转化成其他能量形式。但是,我们想方便灵活的用电就必须借助电能的储存设备——电池。一个疯狂的想法诞生了,建立一个以电池为核心的全球能源体系。这可能吗?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还需要我们付出努力,这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便是V2G技术。在展开讲V2G之前,让我们首先构想一个场景。上海市,亚洲乃至世界级的大都市,工业以及第三产业都非常发达。上海2019年12月的用电量是139.8亿KWh。假如每块标准电池的容量都是100KWh,那我们大概需要139.8亿/100/30=466万块这么大容量的电池,这显然是个天文数字。100KWh容量的电池大概有120L那么大,如果我们给每座城市都配上这么多电池,光占地面积也会令人难以接受,更不用说造价了,仿佛这个思路陷入可行性的僵局。别急,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电动车。2019年,上海市大约有450辆机动车,假如它们都用电池驱动,这岂不是移动的巨大电池库!如果它们都能在不行驶的时候联网发电,用电池给全上海供电的目标不久迈进了一大步了吗?



让我们再设想一个相对简单的场景。重庆来福士广场大厦,世界上首座包含一个横向"大楼"的350米高摩天大厦群,建筑面积约112万平方米,每天用电量大约是80万KWh。也就是说,只要每天来这上班的8000名工作人员把他们的电动车作为电量储备,就可以让这座大厦正常工作。实际上这座大厦每天的人流量应该会在10万这个量级,人们来到这里休闲娱乐,如果都可以让自己的汽车为大楼供电哪怕半小时,也足够它运营,更何况,如果真的要用电池供电,大厦自己还可以有容量可观的应急供电电池。



故事并不是到这里就结束了。人们并不需要把自己车的续航里程都贡献出来,实际上如果每个人开的都是电动车,每天并网提供10KWh的电能,全国每天就能贡献出26亿KWh,相当于140个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能力,超过全国每日发电量的13%,是所有火力发电站能力的1/3。相应的,政府还会付钱,甚至会出高于市场均价的价格鼓励大家这么做。关于污染的文章中我们讨论过清洁能源,比如风能可能存在的不稳定性,借助把汽车作为电能存储的做法,我们可以进一步设想,所有的电动车都在用电量低谷比如晚上、都在清洁能源容易获得的窗口比如艳阳天进行充电,在发电量低谷的时候反哺电网,我们将获得怎样的可持续、环境友好且稳定的能源体系。



让上述构想可以成真的关键一环就是电网与电动车之间的双向供电技术,这就是V2G(Vehicle to Grid)技术。这项技术目前还处于相对的发展初期,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复杂研究。比如,如何保证电量在数以百万、千万计的单个供电单元中均衡、合理的吸收,如何平衡用电量的波峰波谷,如何保证电能跨传输的效率等等。但是时不我待,法国V2G初创公司Engie已经于2019年初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建成了第一座完全可用的V2G供电的大楼供电系统。我们必须现在进入这场游戏,制定行业标准,成为先驱者。



相信以我国强大的国家电网和蓬勃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综合实力,我们必然能后来居上,抢滩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利尔 发表于 2020-4-14 15:43:1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利尔
2020-4-14 15:43:18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贺长云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5235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