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入夏养生重养心,要避开三“雷区”、牢记四妙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好合好散 发表于 2020-5-27 09:3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好合好散
2020-5-27 09:36:40 3282 0 看楼主


不知不觉已经入夏,最近小编总是能听到这样一个说法:这天气跟“渣男”似的,忽冷忽热的~ 前一天暖的你额头冒汗,后一天就冷到你阵阵打颤,身体简直扛不住!初夏时节,想要元气满满迎夏天,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跟着中医,这样做就对了——




《黄帝内经》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所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

意思是说在夏天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人们应该顺应夏季的特点,晚睡早起,不要抱怨白昼太长,不要恼怒或激动,而要使自己的情绪像自然界的植物一样充沛旺盛,并且让身体适量出些汗以便体内的阳气及时得到宣泄。




入夏养生,以下“雷区”要避开



雷区一:爱发脾气




中医讲,夏主火,在脏为心

中医认为,入夏时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是心阳最旺盛的时候,所以,入夏要注意养心,预防心脏疾病。加上气候炎热,汗液外泄,易耗伤心气,令人烦躁不安。所以,入夏养生要注意“养心”,预防心脏疾病。中医所说的“心”,除了心脏外,还包括心理因素。




因此,夏季养生就是养心、养性,保持宁静淡泊的心境,戒骄、戒躁,避免心火内生,所谓“心静自然凉”。入夏时节可多做些安静的事情,调节精神,保持心情舒畅。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散步逛公园放松身心等。切忌乱发脾气,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雷区二:爱吃生冷




入夏后,暑、湿当令,且常夹有火热之气。

夏季人们大量排汗会造成人体阳气不足,皮肤腠理易于开泄,因酸能收能敛,可以使皮肤腠理适当收缩,如乌梅、山楂、木瓜;



(山楂乌梅茶)

立夏后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多吃油腻或易上火的食物,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易出现上火的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造成脾胃功能紊乱,饮食上宜清淡、多补水,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谨记:切勿过量贪食生冷食物,以保护好脾胃。

雷区三:不睡午觉




入夏后,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

午睡时间一般以半小时为宜,时间过长下午会没精打采。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

中午不能午休的话也可以听听音乐、闭目养神30-40分钟左右。



夏季如何养心呢?给大家推荐四个最简单实用的方法。

夏季养心第一招

五味养心茶




方法:五味子、枸杞各5g,来泡水。

五味子



【性味归经】性温,味酸、甘。归肺经、心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使用禁忌】外有表邪,内有实热忌服。

此方取枸杞因夏季阳气开泄,补之。

五味子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俱全。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五脏通补。

夏季养心第二招

按摩随身携带的“救心丸”

掐揉大鱼际



用大拇指的指尖掐揉大鱼际,用重力狠狠地掐九下,利用一个强力刺激来缓解心脏的压力。

《灵枢》中说:肺心痛也,取之鱼际、太渊。

别小看了鱼际穴,它可有着“救心丸”之称,中医认为鱼际穴化肺经水湿,散发脾土之热,多按摩鱼际穴对健康大有好处。

鱼际穴在一定程度可缓解突然心悸、心绞痛、胸口憋闷;因为鱼际穴正好位于手掌部的心脏反射区。

夏季养心第三招

多吃天然廉价"护心丹"




第一:煮粥放点酸枣仁

酸枣仁是一味宁心安神的好食材,熬粥时放点有助于养护心脏。

酸枣仁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酸。归肝经、胆经、心经。

【功效与作用】补肝、宁心、敛汗、生津。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养心安神药。

【临床应用】用量9~15克。

【使用禁忌】内有实邪郁火及肾虚滑泄梦遗者慎服。



从药店买点酸枣仁,每次熬粥时加个20、30克(3人量)就可以,睡眠不好的人,还可以配合放点莲子,清心安神。




此外:还可以熬点荸荠水,化解身体的油腻、疏解瘀滞、清热利咽,有助于凉血解毒,对心脏的养护也能起到辅助保健的作用。

第二:去心火喝藕粉羹

藕粉羹消暑、去心火,夏天喝非常合适。藕粉清热凉血、健脾开胃,炎热的夏季喝点藕粉凉羹,能安神,睡不好觉,可尝试一下。




藕粉羹是煮的。先在锅内加水烧开后转小火,倒入藕粉和一小把桂花,不停搅拌,等藕粉变透明后关火。这时再倒入醪糟,自然晾凉即可。

夏季养心第四招

每天做做养心操

可以抽空做做养心操,利于心脏的休息和舒缓。一套操下来只需十五分钟左右,非常方便。

第一步:劳宫穴按摩: 将两手掌心的劳宫穴进行对搓,搓个3~4分钟,使两个掌心发热。






第二步:膻中穴按摩: 搓热掌心后,将双手合十,让手掌的大鱼际从上往下按揉胸口两乳之间的膻中穴,搓个五分钟,使膻中穴局部发热,有助于调节心肺。







第三步:舒心理气: 搓完膻中穴后用掌根,再由膻中穴向下推,两手交替,共推5分钟,能起到理气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好合好散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28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