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卖涨价量变少?美团等外卖平台的“流量收割”,商家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何乐民 发表于 2019-1-14 11:1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何乐民
2019-1-14 11:19:48 4389 2 看楼主
据新华社消息称,近日,不少消费者反映发现比来外卖涨价了,分量似乎也少了一些。按照此情况,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本来,近期美团外卖平台上调了商户的办事费率,涨幅从1到3个百分点不等,由此引发部分商户对自家商品的提价。商户提价,而消费者却难以避免要为此“买单”。

价格上涨实属无奈,平台费率上调,中小商户表示“吃不消”

上海市闵行区一家快餐店负责人马先生比来收到美团平台的新“合作方案”:每单费率从之前的18%上调至21%。也就是说,每卖出一单金额为100元的外卖,需向平台多支付3元。马先生快餐店的毛利率在30%摆布,在房租、人力成本不竭上涨的情况下,美团平台新的“合作方案”加大了店铺的经营压力。而这家平台的做法并非个案。

记者调查了解到,外卖平台办事费率按店铺类型、客单价、订单数量、区域位置等参数设定。一般来讲,规模越小、客单价越低的商户,议价能力越弱。而对于费率上调,美团平台表示,商家可以按照自身需求,自由增减办事项目,不同的办事类型对应不同的费率。例如,商户采取自行配送的方式,合作费率会减少一些。

尽管外卖平台在提高办事费率的同时,往往搭配更为优惠的配送方案,或给消费者发放更多该店铺的红包,但商户们仍遍及表示担忧。“随着对外卖平台的依赖越来越大,以后费率会不会继续涨?”

价格上涨或分量打折,商户为减少成本频出新招

因平台费率上调,成本增加,外卖商户们也通过多种方式“消化”成本。

例如,提高价格,向消费者转嫁。对此,上海市民王建深有体会,以前点一份牛肉炒饭的花费在30元摆布,比来每单花费达到35元。而北京的消费者黄洁琳表示,她从2017年开始使用在线外卖办事,但是现在点外卖,不仅优惠券、满减券少了,相应的配送包装费却增加了。其实,同样一份餐食,外卖平台价格高于店内价格是常有的事。例如:一份麦当劳板烧鸡奶茶中套餐,在店内购买价格为37元,在外卖平台购买则需40.5元,尽管有满减优惠,但也需另付9元配送费。

同时,一些商户也通过减少分量降低成本。

更有部分商家选择退出平台,本身单干。随着办事费率的上涨,一些外卖平台上的商家开始给顾客发放联系卡,绕开外卖平台自行配送。甚至部分连锁餐饮品牌如肯德基,也开发了在线订餐和配送系统,减轻对外卖平台的依赖。

打开“共赢”新思路,减少不必要的“流量收割”

按照统计,2018年上半年,美团、饿了么在外卖市场的交易额占比别离为59%和36%。饿了么和口碑在去年10月份合并后,外卖市场“双寡头”格局进一步强化。

从公开的财务数据看,对入驻商家的抽成是外卖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礼腾表示,随着人力成本的攀升、物价水平的提高,外卖等生活办事行业的运营成本也呈现上升态势,过往的平台抽佣比例很难适用于今天的市场环境。同时,在消费升级趋势下,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办事,生活办事平台在技术、配送等环节不竭加大投入,导致成本增大,而这也是各个平台纷纷提高佣金的原因。

“新的竞争者不竭涌入,外卖市场并未形成垄断。”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外卖市场竞争相对充分,平台可以制定、提高办事费率,但不能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无限制提高费率,或者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不合理费用。“要防止‘店大欺客’的现象发生。”

业内专家表示,应通过数字化升级对商家“授之以渔”,而不是“涸泽而渔”。平台出于成本压力提高办事费率本无可厚非,但从长远看,应跳出“流量收割”思维,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进而实现平台、商家、消费者的多方共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天谊影视 发表于 2019-1-14 11:20:3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天谊影视
2019-1-14 11:20:38 看楼主
外卖是越来越多了美团坐收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HELENA 发表于 2019-1-14 11:21:33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HELENA
2019-1-14 11:21:33 看楼主
美团和饿了么抽的点太高了,都是靠吸商家和消费者的血存活下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何乐民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4389 | 回复: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