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牛!邳州这所学校将民俗搬进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23456868 发表于 2019-12-29 09:3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123456868
2019-12-29 09:39:12 3391 0 看楼主
说到民间艺术

小编脑海中浮现的是

中国结、剪纸、烙画

......

以前

这些民间艺术只能在民俗展演上看得到

如今

它们被搬进了

宿羊山高级中学的课堂上

成为这所学校特色课程





编织中国结

在学校开设的中国结坊里,火红的中国结挂满了屋子,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道”。30多位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编织出各式各样的中国结。



高二12班的苗喜悦在学会编织中国结的方法后,还创新编织出了各种首饰。 “我学会了更多的编法,比如手链、项链等。编中国结成了我的一项爱好。”



宿羊山高级中学高二13班的孟萍学习编中国结,则有不同的感受。“”在学习很累的时候,编一下中国结,身心得到放松。在减压之后,学习文化课程更有劲头。”

宿羊山高级中学中国结社团辅导老师靳莉认为,编织中国结不仅锻炼了学生们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怀。

葫芦上作画

烙画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葫芦上用电烙笔作画,更让学生们充满神秘感。学校的烙画坊在开设之初就吸引了很多学生报名。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们以葫芦为纸,以电烙铁为笔,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意境幽远的山水画跃然葫芦之上。



宿羊山高级中学高二15班郭苗苗以前学过美术,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在葫芦上作画让更容易上手。“我没有想到葫芦也可以作画,感觉挺新鲜,现在动作已经很熟练了。”



学校自去年建立综合实践课程基地以来,先后开设中国结、烙画、跑竹马、剪纸、蓝印花布、机器人、校本剧场等22个场馆,重点突出特色课程教育,涵盖非遗传承、乡村文化、数字创新、展现交流、创意制作、实验探究六大版块。



宿羊山高级中学省农村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负责人何永介绍,目前学校已经开发79门实践课程,建设了66个社团,校内外聘请了186名社团指导老师。引入社团特色教育的目的是拓展学生视野,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展示自我,实现综合素质全面均衡发展。



编辑:宋恒亚 融媒体记者:林威 摄像:郭家良 摄影:张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123456868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339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