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样吃药如服毒药!每年约20万人因此丧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强绝商爸摇 发表于 2019-9-19 07:1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强绝商爸摇
2019-9-19 07:18:32 3442 0 看楼主
惨痛案例

作为滥用药物最经典的案例之一,20世纪50-60年代发生的“反应停”事件给世人敲下警钟。

“反应停”是一种镇静剂,曾被孕妇广泛用于阻止孕早期的呕吐症状,没想到这种药竟然有强烈“致畸性”,使得这些孕妇生下“海豹儿”,这种婴儿手脚比正常人短,甚至根本没有手脚。

截止1963年,由于服用该药物而诞生了12000多名这种形状如海豹一样的可怜婴儿。

药这种东西,

用得对能救人,

滥用和盲目使用,

都可能对身体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药品使用禁忌



1

药片太大掰开吃

吃缓释、控释药物的时候可得留心,不要嫌药片大就掰开吃,就算你不怕苦也不行,这是非常危险的吃法,药效迅速释放,血药浓度直线上升,搞不好会出人命!

到底能不能掰开要看药片本身,药片中间都有一个小划痕,这种药片就能掰开。

此外,一些药物会做成胶囊剂,胶囊本身的作用除了让你吃药不会觉得太苦以外,它还需要在你吞下去之后到达指定部位融化,此时再让药物起效。



2

吃药期间一定不要吃西柚

西柚、柚子、柠檬这些水果虽好,但万万不可在服药期间吃它们。

西柚中的一些成分会打乱这种酶的正常工作,药物没了阻拦,全部进入血液,导致身体里药量暴增,也就是药物中毒,关键是一杯西柚汁甚至会干扰药物代谢好几天。



3

吃药+喝酒

感冒药+酒:增加肝脏衰竭风险;

头孢类抗生素+酒:严重将致命;

解热镇痛药+酒: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

安眠药+酒:致命组合;

降压药+酒:低血压休克;

降糖药+酒:低血糖休克。



4

滥用“三素一汤”,当心中毒

何为“三素一汤”?

三素是指抗生素、激素和维生素;一汤是指输液。

1、抗生素:并非万能药

对于有些人关注的感冒发烧、拉肚子是否一定要用抗生素的问题,在好药师以前的文章《他用了抗生素,肺部烂成“棉花状”!抗生素到底是救人还是杀人?》中有提到过,我就不过多赘述了。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不是细菌引起的,而抗生素只能抑制和杀灭细菌,因此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抗生素并非万能药。

2、激素: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激素的药理作用在于抗炎、抗过敏、抗休克及免疫抑制,滥用激素有严重感染、骨质疏松、结核播散、股骨头坏死和消化道出血等危害。

3、维生素:可能中毒

合理使用维生素应把握“适合”与“适度”两个原则。不要认为维生素是补药就可以随意吃、长期吃。和其他的药一样,如长期大量使用维生素,机体难以吸收,还可能出现中毒或有害反应。

4、输液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

输液产生的危害是一个医疗常识。在我国,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有60%左右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的,这通常是因为药品直接进入了血液,缺少消化道及防御系统的屏障,再加上内毒素、PH值、渗透压等诱因导致的。出现输液反应,这个很常见,病人轻的,可以只是有一些皮疹,注射局部的疼痛。重的话可以出现一个过敏性休克,甚至经常还能有一些死亡病例的报告。



5

贵的和进口的并非最适合

病人有一个误区,就是觉得买贵的、买进口的肯定比国产的好,肯定比便宜的好,这个也是误区,因为有一些进口药因为是专利药,所以开发专利的时候要投入很多,价格比较贵。但是如果是仿制品,各方面的指标标准都达到了专利药的水平,照样是有效的。



6

无视适应症和禁忌症

每一种药都会有说明书,上面会清清楚楚写上药品的储存条件、适应症、禁忌和不良反应,如果病人无视它们,自行擅自用药,或自行更改剂量、擅自联合用药,出了什么事,你应该懂的,厂家负不起这个责任。



通常,有13种错误用药行为是绝不可取的:

1、不按药品说明书和医嘱用药;

2、用量错误;

3、储存错误;

4、干吞药或喝水过多;

5、掰碎吃或用水溶解后吃;

6、用饮料送药;

7、对着瓶口喝药;

8、躺着服药;

9、服药后马上运动;

10、服药期间不注意饮食禁忌;

11、服用期间饮酒;

12、简单的一日三餐服药;

13、多药同服。



每年因为滥用药致死的人数约有20万,

而因用药问题造成不良反应或诱发其他疾病的人数

更是数不胜数。

在用药之前,

一定要咨询医生,

先确保用药安全,

再去考虑钱的问题。

如果身边有懂医学懂药学的人,

不妨问问他们,

不要自作主张地胡乱用药,

避免悲剧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强绝商爸摇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44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