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打不骂”的“快乐教育”,谁信谁后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patheti 发表于 2018-11-4 16:2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Apatheti
2018-11-4 16:26:36 4468 0 看楼主
今天和一个久未碰面的伴侣聊天,谈到了他女儿的淘气,他说会打孩子,不然真的要“上房揭瓦”了。
我相信,没打过孩子的父母非常少,但现在的孩子都聪明,挨打时要么录像,要么“便宜”伤痕发到网上,看热闹的人就会把孩子的家长骂得抬不起头来。
那究竟是应该打还是不该打呢?
上海复旦大学的钱文忠教授认为:不打不骂,培养不出好孩子。








教师节期间,一所小学被爆出学生因送老师鲜花而被罚站,引起网友们的热烈讨论,而校方迫于压力,辩白称并未体罚学生。
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件小事,学生被罚站有点过重了。
但我认为,只要把握好分寸,即便真的被罚站也是应该的,他罚的不是一个学生,而是一种现象,老师的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对任何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决不是谁的家长给了老师好处就有所偏袒。
钱教授也认为:教育之所以饱受诟病,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对学生的体罚问题,但如果说过去的教育都不合错误,那俞敏洪校长等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人又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教育不能再一味地让步,我们对孩子要真的负责任








现如今,人人提倡快乐教育,但在钱教授眼中,快乐教育并不成行:
我们今天讲快乐教育,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教育里面必然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
仔细想想,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多半来自于约束。
从父母的棍棒下,我们知道了什么东西不能吃,什么东西不能拿,什么事情不能做。
从老师的责骂下,我们知道了什么玩笑不能开,什么规矩不能破。
可现在,我们对孩子只剩下了鼓励,没有惩戒的手段,导致孩子说不得、批评不得,遇到一点挫折就受不了,这绝不是件好事。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孩子犯错成本太低了,即便再不合错误,也只是说说罢了,尤其是在白叟面前,根本打不得。
在学校更是如此,以前的家长常对老师说:孩子不听话就揍。可现在的家长却边给老师送礼边说:多照顾一下我们家孩子。
家长对孩子太过溺爱,最终会导致孩子无所谓犯错,这是非常危险的。
英国的教育法规规定,教师在劝告无效后,可以采取包罗身体接触等必要手段,迫使学生遵守纪律。
也就是说,学生淘气、不守纪律,老师就可以揍。
新加坡的学校也一样,据说老师会在教室墙上挂一把戒尺,孩子犯错后,可以打手心,并且要当着其他两个老师的面。








当然,打骂是为了更好的规劝孩子走正路,绝不是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发泄的愤怒。
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更加优秀,一方面是学习,更重要的是做人。
孩子行为不端,可以通过适当的打骂进行规劝,只有给孩子必然的惩罚,才能让他意识到错误,才是给他最大的庇护。


<div class="pgc-img">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Apatheti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46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