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听人们说,病从口入,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当然很多疾病的发生的确是人们平时的饮食习惯有关,但有些食物却对机体的健康也非常关键,而且近些年来科学家们也越来越关注个人饮食习惯和疾病发生之间的关联!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对自己的饮食习惯应当严格把控。也有一种说法:心血管疾病是生活方式病。因此“管住嘴”、“迈开腿”,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首要任务。
出院后,医院给的饮食建议通常是大多都是告诉患者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例如高血压患者应当以低盐、低脂、低热量,少甜少酒少饮茶即三低三少为原则,但是很少谈及食品的选择。那么我们面对超市里玲琅满目的食品,该如何选择呢?食品背后的营养成分又该如何解读呢?
上周日4月1日,心康讲堂特邀本台嘉宾魏昊老师,给大家带来心血管患者食品选择建议,以及营养成分表解读的教学。
学会看食品标签
营养成分表从2013年1月1日起是必须标注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应当在标签上强制标示四种营养成分和能量(“4+1”)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其中,“4”是指核心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1”是指能量。如下图,就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营养成分表。
![]()
营养成分表
通常营养表都是以每100克或100ml为单位标注的,但也有按整包装、每小包等为单位,所以读营养成分表时不要以为里面的数值就是整包的数值。至于后面的“营养素参考值%”,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对于热量值和每一种营养素都有给出“每日膳食推荐量”,”营养素参考值%“就是指给出的营养素含量占每日膳食推荐的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为多少,即营养成分表中的“营养素参考值%”=“该物质每份含量/营养素参考值”。
计算每日的能量摄入总量
摄入能量太多,脂肪会增加,体重会增加,各种脂肪肝、糖尿病、胆石症就都来了;摄入不足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减重,但营养不良也会来。一般而言,普通人每天需要摄入能量:基础代谢所需热量*体力活动强度*1.1(1分钟就可以算出来),基础代谢所需热量公式和体力活动强度系数如下:
![]()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对能量摄入的把控应当更为严格,具体可以咨询医生,根据当前的病情计算自己的能量摄取。
避免坏的脂肪。反式脂肪能提高 LDL ("坏" 胆固醇), 降低 HDL ("好" 胆固醇), 减缓新陈代谢。寻找零反式脂肪的食物, 但要注意这个令人不安的小智能标记: 如果一个产品含有少于1克的反式脂肪每服务, 它可以被列为含有零反式脂肪。如果你每天吃多份食物, 这些微量的量就会真的增加。
那么, 你怎么能避免吃反式脂肪呢?
最好的做法是远离含有任何部分或完全氢化油的食物, 其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和其他改变的脂肪物质。 在商业烘焙食品中经常发现的氢化油, 其设计是不受细菌的影响, 使他们可以在杂货店货架上长时间地坐着。我们自己的身体会有麻烦分解和处理这些合成化合物, 这有什么奇怪的吗?
科普就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前往公众号“心康汇”,收听《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采购食品如何避免雷区?》的语音录播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