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州有个“冰糖葫芦第一村”!父老乡亲致富的秘诀居然是因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黄小伟 发表于 2019-9-27 19:3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黄小伟
2019-9-27 19:39:05 8365 0 看楼主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为更好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充分展示我市农村公路发展历程和成就,进一步推动全市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徐州市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徐州市公路管理处联合都市晨报、彭城晚报,共同开展“我家门口那条路”四好农村路主题宣传活动,两报全媒体记者深入一线采访调查。

今年70岁的李绍信,是邳州市炮车街道四王村的村民。四王村,被称为全国“冰糖葫芦第一村”,常年有1800余人在外经营冰糖葫芦生意,享有“一把红伞走天下”的美誉。“全国卖冰糖葫芦的人中,9成是俺四王村人,剩下的1成人,是跟俺们学的。”李绍信不无自豪地说,他也是冰糖葫芦大军中的一员。

不过在90年代以前,

“冰糖葫芦王”李绍信的生意,

却因为村里道路的“不给力”

而经常遇到难题。



“冰糖葫芦第一村”借路而富

邳州本地产的山楂不如山东产的山楂口感好。李绍信回忆,上世纪80年代,他就骑着自行车到山东批发山楂。但村里坑坑洼洼的泥土路,让他不敢买太多货。“平时人骑车,雨天车骑人。”李绍信说,碰到阴天下雨,他得扛着自行车进出,出门做生意就更不可能了。

上世纪90年代,村里开始修起水泥路。慢慢的,四王村通了汽车。李绍信跟着越修越远的水泥路,坐着越来越多的汽车,生意也越做越远。

他和家人一路到福建,开拓那里的冰糖葫芦市场。很快,他就和家人在当地站稳脚跟,每天收入达到30元,赶上一个工人的月工资。

但李绍信有个苦恼。每次他从家带去的山楂等原材料数量有限。在福建售卖完后,他需要回家再带一批山楂到福建。“我们用的山楂和糖,都有讲究,不能随便换原材料。”李绍信记得,这一趟来回,就消耗掉不少收入。

2012年前后,四王村道路实现户户通,水泥路也提档成沥青路。村里的大车可以毫不费力地开到田间地头。村支部书记王海松说,四王村的山楂年交易量达1.2万余吨,成为重要的山楂交易集散地,村民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把山楂发过去。在2013年时,四王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8千元。



“红球滚四方,银元身上来。”

李绍信觉得,

四王村的沥青路,

真的让村民奔上了致富路。

‘要想富、先修路’,一条道路富了一方百姓,让百姓共享发展的成果,这是我们筑桥铺路的根本目的。”邳州市公路局相关负责人说,“修一条路、美一片景、富一方百姓”,是邳州市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中,始终坚持的理念。

打通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邳州农村公路建设,

是我市交通部门在推进

“四好农村路”建设的一个缩影。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以下简称“四好农村路”)的总目标。

我市交通部门将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 “十三五”农村公路工作的核心任务。从去年开始,睢宁、丰县、邳州、新沂拓宽思路,利用农发行优惠贷款、PPP融资、项目代建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宽农村公路资金渠道,解决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短缺的难题。

同时,各县(市、区)按照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工作要求,制订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计划,明确节点目标,到2020年底前全市县道、乡道及通镇村公交线路的村道安全隐患治理率达到100%,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安全防护水平显著提高,公路交通安全综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近年来,我市交通部门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对接协调,大力优化镇村公交线路,打通服务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的便利交通愿望。这是邳州市在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中,农村镇村公交发展所取得的成果



“四好公路”建设一直在路上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将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乡村振兴重要任务之一全力推进,着力打造特色致富路、平安放心路、美丽乡村路、美好生活路。

秉持“农路+”理念,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地方文化、全域旅游、产业园区、富民扶贫结合起来,推进融合发展,放大农村公路的基础、先行作用,为乡村振兴战略、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2016年,徐州市出台了《徐州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按照实施计划,徐州市每年将创建1-2个“四好农村路”达标(示范)县,到2020年底徐州市7个县(市、区)将全部建成“四好农村路”达标(示范)县。

2017年以来,各地发挥农村公路政府主体作用,公路部门加强行业指导,积极推进徐州市“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徐州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继邳州创建成为江苏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后,贾汪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力度大、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初步通过省级验收。

2018年,我市率先出台农村公路管理规范化实施方案,统一建设标识、规范内业台账、管养标准化,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规范化水平。



新沂市以“赏古、观今、展未来”为主题,充分展现“一山一湖一古镇”的水乡风貌,打造“四好农村路”示范路,服务地方园区经济;邳州市通过农村公路将古栗园、银杏湖、艾山景区、时光隧道等景区串联起来,助推银杏特色产业发展,践行“修一条农路,富一方百姓”的融合发展理念;贾汪区依托丰富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开展农村公路道路改造、美化绿化路域环境,助力乡村旅游,成为徐州市全域旅游的亮丽名片。



我市公路部门通过实施路网优化、县道达标、乡村道畅通、危桥改造、安全保畅五大工程,将使徐州市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实现明显优化,通畅水平明显提高,安全水平明显改善,路域环境明显提升,基本达到江苏省“四好农村路”指标要求。

届时,徐州市农村公路镇村公交、校车和城乡客运班车配套道路、行政村及特色田园乡村双车道公路覆盖率,居民集中居住点等级公路通达率,镇村公交开通率,县乡公路和镇村公交线路安全隐患治理率,都将达到100%;农村公路危桥基本消灭。我市农村公路面貌将实现历史性的跃升。

来源:都市晨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黄小伟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836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