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yywx1111 发表于 2018-12-25 17:5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yywx1111
2018-12-25 17:56:05 4908 0 看楼主
/高波
每当我看到这些各具情态的藤,心里就自然而然涌起许多感触。它枝枝节节,盘盘旋旋,牵牵绕绕,缠缠连连,像一条脐带,缠绕在我心上。
这些藤,无论是在坚硬如铁的混凝土墙面上,还是在浓荫如盖的参天大树下;无论是在攀沿如梯的木架横梁上;还是在枝叶茂盛的植物上,它都因利乘便、因势造型,不顾一切疯狂地生长。 它不但喜欢在平行线上迁延,更喜欢向高处攀援。痴缠着过去,探视着未来。
我的印象中,扭拧能力和攀援能力最强的藤类植物要数瓜蒌和爬山虎了。
你看那瓜蒌,只要依附上某种东西,大树也好,竹子也好,墙壁也好,它就能一直攀爬,直到爬到事物的顶端就开始了盘绕,执拗地占据最高度,把一抹心花开在顶端,把果实挂满向阳的藤蔓。一个一个青葱的果实,充满诱惑地飘挂云端,在云天里刻画一幅优美的图画。在微风飘荡里引发人们无穷畅想,静静等待果实的悄然黄熟。我们不由惊愕大自然有如此非同凡俗的大手笔,构架出这么样一个人间奇迹。我嫉妒,我羡艳。我嫉妒它的悠闲,我羡艳它的浪漫。它不时舒缓地在半空中漫步,它常常优雅地在漫天里荡着秋千。树叶沙沙,藤蔓轻摇,像五线谱,翻动着许多音符,奏出许多美妙的旋律,构成一首舒缓的曲子,轻轻地从天阶划过,似流水,似细雨,飘洒在我们的心尖处。
还有一种藤,一种多年生的木本植物,那就是树藤。树藤的种类也很繁多,我无意一一赘述。树藤的生命力非同小可,它虬枝盘旋,留下许多由于年轮而遗存的痕迹。它最高可达128米,相当于40层楼那么高。不说它横向牵沿的长度,就是这种纵向延伸的高度,高到令人吃惊,令人咋舌,甚至令人费解。它长到这么高,不知要汲取多少营养,不知要花费多少心力,不知要经过多少抗争。风雨也好,雷电也罢;狂风也好,干旱也罢,它似乎全然不顾外在的阻力,它生来就为了把自己置于一个令人吃惊、令其它植物种类无法企及的高度。
我惊讶于藤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它利用软弱的触须,柔软的枝条,带着嫩黄的芽瓣,从根基处爬起。哪怕只有一两瓣柔弱的黄芽,哪怕只有一根细嫩的枝条,它都慢慢伸出触须,勾住别的事物,借势借力,甚至借取营养,步步为营,只要它勾住了身子,你就别想再甩脱它。它就会集结所有的心力,一天一天地爬升。风吹吹不掉它,雨打打不落它,雷击击到它,别的植物利用细密而坚劲的枝叶挤也挤不垮它。它一天一个样,把看似弱不禁风的枝叶和触须拨拉开一层一层的遮挡,小心翼翼地探向一个毫不经眼的高度,歪着头,侧着身子,紧紧地盯向一个高度。它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停地探向植物和其他事物的纵深,再把自己提升到另一个高度。它就这样一个高度又一个高度不停地累加,慢慢地生长,直到须仰视才见,慢慢成就一个了不起的高度。
我惊异于藤的和平舒缓的心性。藤,真是个忍耐的高手,无论在怎样严酷的境遇里,在重重包围中,它依然保存着乐观、豁达和平静。
我惊叹于藤的百折不回的韧劲。在藤的庞大的家族中,600多个族种,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坚韧不拔、百折不回。它像一条昂首挺胸的蛇,捕捉着前进的方向,和向上出逃的契机。它已经完全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出逃角色,它表面顺从、老实,而骨子里随时都可以叛逃,随时都准备冲出困境,出人头地。令人敬畏,令人钦佩的藤,它遭遇逆境,都会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然后,拿定主意,确定目标,不屈不挠、百折不回地向它既定目标前进。即使发现是条不归路,也要攀登几次,直到无望。可它并不胆怯,并不气馁,并不善罢甘休,这一条路走不通,它就极快地调整心态,决计走出新的希望,开辟新的领地,寻找新的方向。
不信,你看,这几条藤,在空中悬着的触须,不就是它忍痛斩断的痕迹。这种场景很感人。它斩断所有的意念,光秃秃地,大咧咧地把自己的伤痕,无遮无拦,不折不扣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它无须避讳,也毫不粉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
烈日炎炎,暑气蒸腾,而置身于由藤蔓编织而成的长廊,一股凉意扑面而来,精神不觉一振,一扫原有的焦渴,心情顿然畅快起来。你会惊讶,你会感叹,造物主为我们准备好了好多好多供人类享用的绝美之处。藤类长廊之所以清爽宜人,是因为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积累下来的潮湿和润泽,一下子浸润了你的全身,让你一下子忘掉了所有的暑热,每一根汗毛都得到舒展,每一块肌肉都松弛,像置身于宜人的春天,又像身置于迷人的秋季。你像进行了一次穿越,从一个季节穿越到另一个季节,从一个地方穿越到另一个地方,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空气像立时清新了,天空像立时高远了,人也立时像换了一个人,变得舒爽了许多。藤,竟然有美化、净化和舒放心灵的作用。坐着藤椅,手捧藤杯,斟一杯香茶,看一看书报,听一听音乐,聊一聊心情,做一做抖音,你会发现原来生活中满是情调,随处都能找到美的旋律。难怪季羡林老先生对一棵古藤念念不忘,原来藤的本身就是一帧优美的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yywx1111 当前离线
版主

查看:490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