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0年代冲击心灵的纯美瞬间,抹不掉的乡村记忆,带不走的梦中童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画画 发表于 2019-1-5 14:2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画画
2019-1-5 14:20:52 3224 0 看楼主


作者:大国文社(大国文史,大果文社原创原创)

这是一组反映八十年代生活场景的图片,每一张都是冲击心灵的纯美瞬间,代表的是抹不掉的乡村记忆,带不走的梦中童年。当时的城里和乡下不同就是下雨时候的一双鞋,城市的人鞋是干净的,农村的人腿上都是泥,所以当时的人称农村报答泥腿子。上图是一个乡村集市,人们穿行其中,寻找着本身需要的东西。





在天气逐渐变热的现在,很多的地方都已经见不到雪了。而在那时的乡村,每当冬天的时候,必然会下雪,河上也必然会结冰。上图是在一个村头的大场上,大人赶着牛车清理积雪,孩子们在围着一个超大的雪人玩耍,真的好开心啊。





上图老奶奶在门前忙碌着,或是在择菜或是在切菜喂鸡。这样的记忆中的场景,很多的孩子都是忘不掉的,并且看到这样的场景都是感觉很温馨的。





竹子制作的椅子,是那时独有的,一坐上去就会咯吱咯吱的响,现在见不到了。上图的孩子坐着的木车,谁还记得?后面的花被单,也是现在很流行的元素了。





在古代直到八十年代,孩子从小就是要给家里干活的,特别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如果是女孩子的话,那么这个大姐姐,就是后来的弟弟妹妹的小妈妈了。不单要照顾弟妹,还要放牛甚至是做饭洗衣服。上图就是这样伟大的大姐姐,是很多弟妹心里的大人。





在每个农忙收获的季节,都是全家总动员,每一个能动的人,都要参与进来。男人负责重劳力活动,女人负责做饭和轻一点的劳动,孩子负责呐喊助威,大一点的孩子也要负责一些简单的劳动。这样的收获工作,一般会需要十几天的时间,不像现在用机器一天搞定。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是的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快,连停下来喘口气的时间似乎都没有了。





上图的三个“二师兄”,正在悠闲的晒太阳睡觉。在八十年代,每个家庭都是要养几头猪的,直到现在,很多的农村传统家庭也是会养几头猪的。而那时家庭养猪的意义是很大的,大到可以影响一家人的生活。





上图是老奶奶在院子里忙活,这样的工作就是“揉棒子”(不是揉韩国人),把玉米从棒子上揉下来。作为家里的白叟,老奶奶们及时很老了,也会从事一些农业劳动,这是她们的习惯,也是中国的传统。

版权所属,严禁转载,抄袭必究,部分图片取自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画画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22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