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博闻广记】古诗词里过腊八(陈景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misisi 发表于 2019-1-13 19:33: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misisi
2019-1-13 19:33:40 4860 0 看楼主


 在远古时代,“腊”是我国的一种祭礼。在商代,人们每年用猎物举行“腊祭”。到了南北朝,已将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借此腊日来祭祖敬神供佛,祈求国泰民安避灾迎祥。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这是北朝魏收的《腊节》,描写数九寒冬过腊八,人们以酒肉祭祀百神,抒发敬谢之情。“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裎孝祀,介兹万祜。”祭神,同样是腊八的主题曲,可这是一个年景很好的腊八节,所以,人们更表对神的感激之情。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这是唐代杜甫的《腊日》,诗人将当年气候温和的腊日,与往年天寒冰冻的腊日一对比,感觉萱草柳条春光可见的腊八节,多想辞朝回家畅饮欢度良宵,可又感念皇帝的恩惠,不便离开。

  感受到春意的腊八,还有宋代陆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想想,柴门里的炊烟,水边的牛脚印,人们互赠腊八粥,好一个温馨的腊八节。同时可见,宋代喝腊八粥已风行,不再只以酒肉来“腊祭”过节了。
  瞧瞧,邻里互赠腊八粥,多和谐的风俗。那么,古人的腊八粥又是怎么样的呢?清代李福的《腊八粥》里说到了制作:“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难怪腊八粥在古代就叫七宝五味粥,可是,还没提到熬粥的食料名称呢?嘿,不急,且看同朝代道光帝的《腊八粥》:“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可见,七宝五味,无非就是米谷豆果杂成。

 那么熬制又有着怎样的盛况?清代夏仁虎的《腊八》说:“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看,民间、宫廷好一个粥香袅袅、鼓乐声声、供佛谳廷的腊八盛典。
  其实古人过腊八节,就讲究一个“祭”字,不为“吃”,也不为“喝”,只为祈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misisi 当前离线
网站编辑

查看:486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