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回,淮海经济区十城市“牵手”,共保一片蓝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怜心 发表于 2019-8-2 17:5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怜心
2019-8-2 17:56:47 14546 0 看楼主
8月1日,淮海经济区10个城市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齐聚徐州,共议促进区域协同改善环境质量,建立淮海经济区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合作机制。

经过友好交流协商,10个城市共同签署了《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合作框架协议》。



生态环境联防联控

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跨省跨市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徐州——
    与连云港、日照市等环保部门建立了鲁苏边界环境联动合作机制;与苏皖边界城市之间签订《环境庇护工作交流合作协议》。



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正是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次,淮北市、菏泽市、济宁市、临沂市、连云港市、商丘市、宿迁市、宿州市、徐州市、枣庄市等10市按照《合作框架协议》的意见,建立淮海经济区10个城市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将及时研究区域生态环境重大问题和联防联控事宜,强化区域协同管控,促进区域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共识共治共赢

共保一片蓝天

按照《合作框架协议》要求,将组织编制淮海经济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提出逐步协同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举措。

10市将构建区域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立淮海经济区环境大数据办理平台和环境信息通报制度。同时,强化边界区域监测能力建设。



抱团治污,淮海经济区在技术领域的交流合作也更加紧密。按照要求,10市还将组建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团队作为淮海经济区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支撑,为淮海经济区精准治霾提供技术保障。

跨界生态共保

共护一方碧水

淮海经济区10市将强化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持续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

将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列入年度环境庇护重点工作,上下游地区对辖区跨界河段的水环境质量负责。



对于利用跨界河道、水体进行水产养殖时,提出应符合水体功能区划规定,依法划定水产养殖水域,对超水域养殖,应制订年度清理计划并向社会公开。

同时,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在跨界水质出现异常时,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下游地区。

别的,制订闸坝防污调控方案。正确处理好防汛抗旱和防污染的关系,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尽量避免涵闸长期关闭蓄积污水,维持河道生态流量,维护水体净化能力,以减少污水集中下泄。并建立联合监测制度等。

强化监管联动

共解共性难题

《合作框架协议》指出,要强化区域生态系统协同庇护,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不变性。修订完善淮海经济区各市生态环境综合性功能区划,协同确定“十四五”生态环境规划目标任务,打造一批生态庇护与建设示范区。

《合作框架协议》强调,建立生态环境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建立环境污染案件移交、协查、协办制度,按照工作需要成立联合检查组。积极探索实现交界区域10公里范围内的双方互查。重点打击涉危险废物跨界转移等环境违法行为。



来源:徐州发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怜心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1454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