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职招聘网站梧桐果发布了《2019中国校园招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上海、北京、广东这些中国最发达地区的校招需求量齐齐出现“负增长”,山东首次超过江苏排名第二。在产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人才需求”的转型升级在不同城市的差异化表现从今年校招大数据中体现出来。山东人才供需在这一趋势下呈现什么特征?山东如何抓住产业结构性调整的机会吸引人才? 校招需求量,山东首超江苏 近日,专门针对全国各大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招聘网站梧桐果抽取了平台上的2019届156万名活跃本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18万场校园宣讲会及招聘会(2018年9月-2019年6月)的数据样本,对2019届校招市场的趋势变化进行了分析。 2019届大学生毕业人数834万,比2018届增长了14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注意到,总体来看,校园招聘需求量还是延续了以往格局,需求量最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沿海,然后向内陆逐渐减少,广东、山东、江苏包揽前三。 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在校园招聘企业需求量省份排名中,山东首次超过江苏排名第二。而往届数据统计,江苏一直是以校招岗位需求量第二大省份亮相,今年山东以0.1%的微弱优势反超江苏。 山东对江苏的这一超越意味着什么呢?从山东来看,自2018年2月《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实施规划》实施以来,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了经济活力,大大增加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 同样,这一超越也和长三角地区企业岗位需求量变化息息相关。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地区之一,已超过珠三角贡献了全国最多就业岗位,但2019年校招岗位需求增长乏力,这说明长三角地区资本和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使企业岗位需求趋于饱和,上升空间有限。 来自梧桐果的数据显示,一直以来,江苏也是吸纳山东人才的大户。2018年,长三角地区吸纳山东籍人才首超京津冀。今年,山东的校招岗位需求量又以微弱优势反超江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