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十年扎根乡村服务乡邻,她有一颗水晶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上善若水8L8 发表于 2019-12-6 17:0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上善若水8L8
2019-12-6 17:02:55 2954 1 看楼主
三十年扎根乡村服务乡邻,她有一颗水晶心

文/枫声

她十九岁进村卫生室,边学边干,勤勤恳恳;她扎根乡村三十年,敬佑生命,尽职尽责,奉献着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良心和本分。从青春少女到知天命之年,她边干边学,先后拿到了护士、执业药师和助理执业医师证书;从西医到中医,从针灸推拿理疗到望闻问切中草药,她心中放着的始终是——如何更好更经济地解除病痛、如何更好地服务乡邻。

她身材娇小,面容恬静,有一颗纯净善良而要强的心;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村医,每一天都做着看似平凡而单调的事;但对遇到的每一个病人,她都小心谨慎、用心尽力,唯恐耽搁了最佳治疗时机……她叫冯晓静,是铁富镇响水流村卫生室的一名普通村医。



从医本无意,入门勤且奋

因为体弱多病,高二没上完她就辍学回了家。那年她17岁,母亲在村诊所上班,诊所正好缺少人手。父母商量一番后觉得,既然这学上不下去了,干脆学医,诊所也有个帮手。

父母的决定她听从了。先从护理学起。在议堂卫生院,跟着亲戚介绍的护士长,她认认真真学习了一年。回来后,她的静脉针手艺很快便超过了母亲和周围很多同行。1991年,邳州卫校开设了两年制的乡医班,她扎扎实实学习了两年;而后又在邳州市人民医院进行了一年的认真实习。她虚心好学,有疑必问,诊断和护理水平突飞猛进。尽管年轻,但她总是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很快,她就独立支撑起诊所、获得了广大村民的信任。

对医学的热爱促使她一直在学习。工作之余看书自学之外,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充电”的机会。因为对传统针灸理疗的喜爱,她自费去邳州市中医院学习了一年针灸;为了获得报考护士的资格,她参加了泰安医学院的护理专业学习;为了获得报考执业医师的资格,她参加成人高考,坚持自学和脱产学习,取得了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成人大专证书。为报考中医类执业医师,她寻找传统师承的路径……

三十年勤谨工作之余,她边干边学,先后拿下了护士、执业药师和助理执业医师资格;传统针灸之外,她还系统学习了浮针、韧针等多种针灸方式……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医务工作者,其学习不辍之精神令人感佩。



医者仁心,她是美丽的人

乡村卫生室的村医其实是最不容易的人——既是医生,又是护士;既要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更要尽到“看家”医生的诸多责任。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她所在的村,青壮年出外打工和做生意已是大势,留守老人多、留守儿童多。那时候村里老慢支病人也多,病轻了就干活,喘不开了就赶紧去卫生室——不分白黑,不论早晚。为了服务好村邻,她每天几乎二十四小时不离卫生室——凌晨,午夜,随时接诊。

多少个夜晚,刚刚入睡,就有人敲门;多少个吃饭时间,刚刚端起饭碗,就有人喊着小名来了,她赶紧放下碗筷,认真诊断——可以留治的,快速处理;不能留治的,联系家人;病情危急的,有时还要带上钱款,亲自护送到镇县或地市级大医院。

在她的眼里心中,病人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上下、贫富贵贱之分;有钱没钱,卫生室能看好的病,她总是全力以赴。

2002年,村里一老人患了胃癌,她每天去家中给打针挂水将近半年。老人临终前几天掏给她五十块钱,声气虚弱地连连说着感谢。她知道老人家经济困难,这五十块钱也没有拿,默默地自己垫付了医药费。

2003年,一个路过的老人刚到卫生室就昏了过去。她立刻进行急救,10多分钟后,老人才能够说话。问询得知,老人是走村串户卖菜的,腹泻一上午了。老人一天也没卖几斤菜,挂完水老人恢复了,她同样笑笑打发老人离去。有人说她太不会保护自己,如果老人在这死了,你怎么解释?她说,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只能凭自己的良心!

邻村一残疾人,多年来一直来响水流卫生室拿药或看病。她知道这个人家里的情况,拿药或挂水都是象征性收费。有其他病人看出端倪,就给她说,你收这点钱,根本就不够本,干脆好心到底,直接不收费多好,人家还知你的情?她说,不收费,人家就不会再来了;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不收费,就会让人觉得是施舍;没有人愿意接受施舍!

乡村里总有困难的家庭,三十年来,无声的关爱她不知奉献了多少,但她从未放在心里,也不曾和任何人提起。

在她看来,能治好病痛的方法都是可行的,不在于药的贵贱,不在于吃不吃药。自学习针灸以来,她也不知用银针缓解或治愈了多少病人。有崴了脚的,有肚子痛的,有颈椎腰椎痛的,有头痛腿脚痛的……抬着进来的,缓步走了出去;痛得近乎休克的,面带笑容回了家……她都是免费医治,最多拿个针具费。

村庄里,摔破了,划伤了,是常有的事。清洗伤口,消毒杀菌,认真缝合,她最多拿的还是敷料费。谁家媳妇生孩子了,需要换药或拆线,家里来人喊一声,总是要尽快赶去,吃人家几块糖,她就觉得心里很甜蜜。

三十年扎根乡村服务乡邻,她把药到病除、病人满意当做是最大的满足;三十年救死扶伤扎根乡村,她始终捧着的是一颗医者仁心。

尽管有构陷、有罗网、有叵测的人,但她始终相信:这世界,有公理有正义,公道自在人心。

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三十年如一日,做着平平凡凡的事;她不是共产党员,但她一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她是一名平平凡凡的乡村医生,却始终在功利的社会里坚守初心、胸怀大爱和悲悯;三十年救死扶伤,她始终怀着一颗水晶一样的心;三十年扎根乡村,她把青春和关爱献给了她热爱的家乡和父老乡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西风吹雨 发表于 2019-12-6 17:04:46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西风吹雨
2019-12-6 17:04:46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上善若水8L8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2954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