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光喜书法作品回乡汇报展即将在沭阳美术馆展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23457092 发表于 2019-12-29 09:2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123457092
2019-12-29 09:22:45 3602 1 看楼主


主办单位

沭阳县委宣传部

邳州市委宣传部

沭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邳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沭阳县委老干部局

邳州市委老干部局

承办单位


沭阳县书法家协会

邳州市书法家协会

协办单位

北京海之春书画院

福建省福鼎市白茶婆茶业有限公司

邳州市广元农机有限公司

三乐斋美术馆

开幕时间

2019年12月29日下午03:00

开幕式地点

沭阳美术馆大讲堂

展览时间

2019年12月29日至2020年01月12日

展览地点

沭阳美术馆1楼A、B、C、D、E、F厅






周光喜




字汉光,号清逸堂。

祖籍江苏沭阳,1946年5月出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邳州书法院副院长、北京海之春书法院副院长

作品获奖入展




第三届书法兰亭奖/艺术奖 中书协

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入展 中书协

第五届全国新人新作展/入展 中书协

首届全国老年展/入展 中书协

第二届全国册页展/入展 中书协

第三届“林散之奖”双年展/入展 中书协

第二届全国老年书法展/优秀奖 中书协

“乾元杯”全国书法展/入展 中书协

第四届“黄山杯”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特等奖

“燕赵都市报杯”全国首届书画展/一等奖

第二届“羲之奖”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

首届“悲鸿奖”全国书画大赛/银奖

首届“扬州八怪杯”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




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作者 | 李啸



周光喜,是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已过古稀之年的他,带着翰墨的芳馨,回到了他眷恋的故乡。他选择用书法展览的方式“衣锦还乡”,作为同乡同道,我由衷地为他高兴。

在书法界提到周光喜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觉得他是个奇迹。从一个书法的痴迷者,花甲以后专注传统,临池不辍,对经典法帖紧盯不放,心追手摹,苦心孤诣,磨杵成针。当他的作品入选中国书协“兰亭奖”、“全国展”等重要展览,备受书坛关注时,很多人以为他是一个青年作者。因为在他的作品中,没有丝毫的老气、暮气,而只有清新脱俗的朝气。就如同当你见到光喜先生本人,他完全不像一个古稀老人,他性格开朗,始终笑脸盈盈,充满一种正能,让人感受到他的自带光芒,传递给他人温暖。后来我想明白了,是书法让他找到了人生的位置,是书法给他带来了人生的乐趣。可以说,也是书法,给了他一束光,让他活的如此充实,活的那么通透,也让他活的这般彩霞满天。

光喜先生非常谦逊。去年年底,他不辞辛劳来到南京,说要举办“回乡展”并拿出一大摞作品请我帮忙挑选展品,令我十分感动。作为同乡道友,我也真诚地从展厅效果角度,对作品形式提出了相关建议。他不仅爽快接受,而且回去后很快进行了调整,后来创作的很多作品让我眼前一亮,我深知这背后的不易。于是,我一直想为他写点什么。






我仔细品鉴并分析光喜先生的这批新作,我觉得有三个特点:

一是取法高。

“学书者不学晋辙,终成下品。”(范允临《输蓼馆集》)光喜先生深知取法乎上的重要,他在自作诗《花甲学书有感》中曾写道:“花甲学书兴犹浓,临池挥毫乐无穷。手摹心追兰亭意,一任豪情翰墨中。”在他的作品中大都可以看出取法魏晋碑帖的痕迹。他的行草书宗法羲献,无论笔法、字法都得晋人风韵。在他洒脱的挥运之间,既体现了谨严的用笔,又呈现出率性的姿态和萧散的布局。可以看出,他更偏爱流便的书写,不过分强调笔势中的顿挫,而使得气韵更为通畅,作品的书卷气更浓。他的中楷主攻《张玄墓志》,篆分入楷,格调高迈。小楷取法钟繇,隶意寓楷,古雅幽深。






二是气息古。

取法决定作品的气息。技法入古是光喜先生的毕生追求,也让他的作品气息古雅,这种“古”是极其难得,一个“古”字往往是评论家眼中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光喜先生多年来与古为徒,与古代经典法帖耳鬓厮磨,走正道、法正宗、得正脉,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传统的传承者,不苛求于所谓的“创新”,学习传统的方式也很“传统”,他采取“亦步亦趋,步步为营”的战术,慢慢接近“目标”。光喜先生笔下“循规蹈矩”的背后,体现出一位老人持之以恒的治学态度和刻苦砥砺的艺术品格。他的行草书纯净平和,清丽秀雅。他的中楷疏朗隽逸,劲健含蓄。小楷则朴质拙厚,奇正相生。他的作品没有沾染习气,而总给人一种清气,这是令人感佩的。






三是形式新。

光喜先生笔墨师古,形式立新。花甲以后的他曾与很多年轻书家一样,通过展览投稿快速提升了自己的创作能力。面对一个国展的征稿,从内容确定、材料选择到笔法训练、形式加工,特别是对一件作品的反复书写、经年打磨,对稳固技法,提升能力是极为有效的。从光喜先生风格多样的形式可以看出他的用心,在他的作品形式中有黑底白字、有染色、有拓片、有朱砂、有自己设计的方格、有丰富的色彩、有多元的形式构成。但是形式无论如何变化,都能与他的作品风格契合,达到内外协调,实现通篇的和谐。他的作品章法也擅长运用疏密对比、空间留白,提升了作品的品位。对古法的遵循,在形式上的求新,证明光喜先生内心既有传统守成的一面,但又有探索求新的活力。这正是一个优秀艺术家潜在的品质。

光喜先生回乡了,他的展览必然以精彩呈现的方式,让沭阳这块四季花香的土地更多一份浓浓的墨香。我深深地祝福他……

李啸于金陵兰斋

2019年6月10日






李 啸

中国书协理事、楷书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书法院院长,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周光喜作品赏析(部分)
























本文图片来源于画家本人,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无法联系到原作者,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24小时内处理。





来源:三樂齋藝術 沭阳美术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tttyyy123123 发表于 2019-12-29 09:24:12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tttyyy123123
2019-12-29 09:24:12 看楼主
水泥中再加点钢筋就结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123457092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602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