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州基础教育为何落后?一位徐州中学教师的深刻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黄小伟 发表于 2020-8-8 13:2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黄小伟
2020-8-8 13:22:21 7715 7 看楼主
话从高考状元聊起!
今年徐州高考状元焦点,小学就读于沛县正阳小学、初中在沛县三中,中考以沛县第二名身份进入一中,父母都是沛县老师;
去年高考状元张璇,小学就读于铜山县大许镇太山小学,初中在铜山县大许镇太山中学,中考大市第9进入一中,父母都是太山中学老师。
之所以选这俩作为分析目标,是有这么几个特点:
1、都是状元:徐州在江苏垫不垫底无所谓,如果自家孩子能成徐州状元,就是再低点,我想家长也不会有啥意见;
2、都在县镇:在徐州幼升小,甚至幼儿园早教班,就疯狂择校的家长,不在少数,绝大多数的市区孩子,教育环境再差,也肯定比大许、沛县强;
3、爹妈都是老师:县镇老师收入,一般,如果没有外面兼职外块,不会比市区大多数民众强多少,所以像市区家庭那种一个科目报三四个,甚至高价一对一的情况,估计没有,也承担不起。
如果是一两个人这样,不好说啥,但如果年年都有这样的例子,那就挺有意思了。每每提及徐州教育,家长都会愤恨整体环境太差,仿佛自己的孩子完全是被大环境给耽误了。
那相较于市区环境更差的县镇,这些孩子是如何崛起的呢?
解答问题前,我们再来看个现象,据我个人的非精确统计(矿附内部肯定有数据),教师子弟进矿附的比例相当高。
这里说的教师子弟,不是指的矿大教职工子弟,而是徐州市各中小学甚至大学里老师的孩子。
也就是说,老师的孩子,不仅在中高考,在小升初的竞争中也是极具优势!
01
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人手一两个孩子,基本属于凭感觉在培养,而老师的职业优势,帮助他们见了太多太多孩子,哪些特性会对学习有益、哪些又会有害,他们门清。
最主要的是,他们本身学历可比普通人高,再加上对应试体系的知识结构很熟悉,所以,爹妈是老师的孩子,在应试阶段,会非常占便宜。
说到这儿,难道我们是想把徐州教育落后的原因归结为徐州教师子弟少么?
显然不是!
同样,老师有优势,但老师不是原因,老师在应试体制里浸染多年,对整个应试查考内容和方向,具有一般人不具备的对求学路径的系统规划和查缺补漏的能力,也才是关键,有些人是老师,但没这些能力,也白瞎。
从小学到高考,究竟都学什么东西?整个知识体系是如何搭建起来的,小学学的东西对日后将要学的哪些知识会有帮助?以及想要学好这些知识,需要提前掌握哪些能力?大众不清楚,但老师知道!
这就像盖房子,楼就是那样的楼,从地基到封顶,究竟是怎么盖的,每一层、每一个环节重点在哪儿,整体结构是怎么搭建的,内行人要清楚更多。
这是系统规划能力的体现,而孩子出现学习问题,也就是楼盖着盖着出了问题,作为职业选手,老师也比一般家长更容易定位和弥补这些问题漏洞,这属于查缺补漏。
应试说到底又不是什么需要多开阔视野的创造性工作,它是在既定考核内容下,考察孩子学习和掌握的能力,既然是既定的,谁对整体结构更清晰,对问题弥补更及时,谁自然就占尽了优势。
02
如果我们从系统规划和查缺补漏两个要素去审视目标教育环境中的各个方面,就不难看到,不同家境、不同学校管理模式,对孩子成绩的决定性影响。
先说小学:
大家目前有个共识,就是将来小升初考试的东西,学校不教;而学校教的东西,小升初不考。于是很多人视小学为鸡肋,去名校也只是为了让孩子有个相对不错的成长环境,别学坏就行了。真正想学点日后需要考试的东西,还得掏钱在外面补课。
于是,几乎每个家庭,都在外面投入重金进行补课,而补课内容,又几乎都领先且难于课内,所以更加凸显课内学习的鸡肋形象。
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补,最后绝大多数人都鲜有成效呢?是钱没花够,还是时间没给足?想想我们小学阶段为了孩子学习,家里经常鸡飞狗跳的场景,最后却换来那一点分数,委屈么?
这问题背后的关键,就在于系统规划能力!
我是教数学的,就从数学聊起。前阵子,我写了一篇文章《奥数要不要学?请先务必弄清楚这些问题》,里面罗列了市面上主流奥数教材,从章节对比中不难发现,虽然同为奥数教材,但教学内容却差异很大。
倘若再加上各大辅导机构自己出的教材,更是鱼龙混杂,完全摸不清头脑,谁才算正统?学谁的才是对的?
家长对此一无所知,基本都是听闻周围说哪家好,就跟着去哪家。而老师却不同,他们的职业关系,让他们更容易从最终考核目标,确立整个过程中到底该学哪些东西。
这种精准定位,可以更有效率的去学习需要掌握的内容!
再者,当我们仅知道奥数小升初要考的时候,谁知道奥数对初中有多大用呢?奥数哪些知识点,或者底层思维模式,是在初中也经常应用的?
这个问题甭说家长,就是辅导机构的一般老师,我相信也未必清楚。因为他们被雇佣过来上课,就是对着现成的课件把内容教给孩子就行了,如果上课活泼点,生动点,孩子爱听,那就算是很不错了。
至于哪些对日后有用,他们很多是没有认识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学阶段,学什么才最有价值,对日后的性价比更高,完全没有一个指挥官!
在企事业单位里,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跨度6年的项目,竟然会没有项目经理,整个项目的运作,都是这儿试试,那尝尝的进行着。
如果我们去看非教师子弟的学霸,通常不难发现,他们背后一般都有一个到处打听,对各机构门清,甚至对各家名师教授的内容都一清二楚的全职妈妈。即便不是全职,也因为在清闲部门工作,所以有大把时间和精力。
这些家长,虽然不是老师,但胜似老师,他们同样具备了对整个求学阶段需要学的内容,有系统规划的认识。
也正因如此,他们的孩子在该学什么,学到什么样才算行,都有着不错的规划,小学生彼此之间的差距,都是这样慢慢拉开的,孩子之间哪有谁比谁笨多少。
02
说完小学看中学!
耳闻某初中名校上课时,老师默认大多学生都在外面学过相应知识点,直接跳过或者简略讲讲。这倒也没啥,毕竟像二元一次方程组这样的知识,的确会有大量机构在小学阶段就给孩子教了。
但这里其实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辅导机构不知道学校在教啥,学校也不清楚机构到底教啥,大家其实都是仅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但对具体知识点教了多少,怎么教的,并不了解。
这就像两个部门对接业务,我以为他做了,他以为我做了,但很可能因为任务太复杂,导致中间环节有大量对接缺口,彼此都没发现。
校弱辅强的结果,就是大家都靠校外乱补,就说那个新思维、大视野,那么多家长盲目跟风去学,真的知道它们的价值在哪儿么?
结果学校培养的是中高考应试内容,课外补的是超常竞赛内容,家长却模糊的觉得多学点难的,对简单的考试肯定更好。
大家看似都挺努力,却很可能因为彼此施力的方向完全不一致,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起到反效果!
孩子看似在外面慌乱补课,更辛苦、更劳累,理应收获更多,但实际上,他们已然养成一种走马观花似的补课状态,到点来这儿听一听,下个时间点再赶场去另一个。
而场与场之间,没有交流、没有统一定位和规划,很容易造成重复或者遗漏,要么效率不高,要么干脆有盲区大家都没照顾到。
倘若家长只是接送,其他不管不顾,孩子看似更累,更辛苦,却肯定没有统一在学校,由老师长期观察、带领效果更好。在校老师都是经验丰富的教师,老师子弟在应试中的出色表现,也说明这点。如果像海安这种县中一样,可以让老师长期跟随带班,那效果自然会比孩子由不同的人,没有统一规划的乱教要强。
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老师更大精力和时间的投入,这个对老师的个人生活影响会很大,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里暂且不予讨论。
以上只是从系统规划的角度,去讨论不同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绩到底有哪些影响!
03
如果说,从小学到中学,家长对孩子缺乏一个长远的、清晰的目标规划,以至于学东西完全是模糊的跟风,到底有没有用,对什么有用一无所知,尚且可以通过大量补课,用时间和精力的数倍投入去弥补,那么查缺补漏的缺失,则是一项在哪儿都无法更正的问题!
教师子弟的优势,不仅在于学东西更精准,更在于一旦不会、有问题,可以在家顺手就解决了。
而目前我见的学霸家长,通常也是跟的孩子很紧,他们很多甚至会跟着旁听,一旦孩子哪儿有不会的问题,如果自己不会,也会尽快找老师咨询,及时消除。
这种事儿,除了父母来做,无论是学校还是辅导班,似乎都是缺失的!
一个班少则三四十,多则五六十,大家参差不齐,一旦孩子有个人的知识漏洞,无论是学校还是辅导班的老师,都很难全程紧盯,帮其排除。好一点的,会在课上再重复讲讲,但更多时候,只能任由问题存在,而无法停下来为了某个人解决。
这种因为查缺补漏环节缺失,最终导致的学习问题,真的是比比皆是,几乎每个孩子,在不同阶段,都会因为这个问题接连掉队。一旦掉队,又没有清晰的指挥官,家长就只会给孩子报更多辅导班寻求解决。
这又回到了我们刚才说的问题原点,没有统一规划,没有定向查缺补漏,孩子就算上再多辅导班,也只是徒劳,除了浪费钱、浪费精力,更加疲惫、更加厌学之外,什么价值都没有。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是学校看管的时间更长,由某个老师长期跟班,时间越久,老师对孩子掌握越多,越容易排查补缺;要么就是家长能力很强,可以自己解决,即便自己解决不了,也能花重金聘请专业老师予以解决。
从这个角度看,南通的县中模式,更倾向于前者;而苏南家长整体素质和收入的优势,又有利于后者的实现。
徐州教育为什么落后,没法一概而谈,而且对于大多徐州孩子而言,也不用跟苏南比,跟本地的学霸们比,也能看出大致的问题所在。
两届状元还有诸多矿附学霸出自教师家庭,让我们看到了在应试阶段,教师职业背景的优势,也从中看到系统规划和查缺补漏能力的重要性。
而非教师子弟的学霸,有钱、有闲有能力的全职妈妈又居多,他们对教育规划和对孩子日常问题的排查,丝毫不逊于老师。
当本地教育环境,在统一规划和查缺补漏上,都有所欠缺的时候,县中模式似乎很好的弥补这一点。大家都不去补课,不是放弃补课,而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实际上效率最高。
而苏南经济发达,居民普遍学历较高的事实,又很好地为孩子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支撑!
整个求学生涯,那么多学科,无论多复杂,无非也是知识点既定的考核而已。只要有范围,那就有人能把整个结构摸的门清,最后就有很可能取得高分。
所谓教育环境的好坏,我想最主要的差异,应该就在这儿了。哪个环境能提供更清晰的规划定位,哪个环境能及时给学生填补问题,哪个环境自然就更容易出成绩。
我没去过苏南考察、也不知道南通到底咋教的,但说到底,求学生涯的本质,就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对于任何一个系统项目,系统规划和过程反馈即查缺补漏,都是核心中的核心。如果这俩出乱子,想出色完成项目,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老师、全职妈妈、苏南特别是南通为什么体现出更大的优势,从这个角度看,似乎可以找到一些深层原因。

友情感谢百度徐州城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丶深罙尛天使 发表于 2020-8-8 13:24:03 | 只看该作者
说的挺对 但是绝大多数孩子的父母不是教师 没有有钱有闲有能力的全职妈妈 怎么办?说到底还是公立教育出了本质问题 老师为什么要默认学生都在外面补习班学过了 只要简略讲讲就好?老师有大纲有教学规划有进度要求为什么上课还要偷工减料?学过的孩子可以不听 但是为什么要剥夺别的没学过的获取知识的权利 下了课 老师又让没学过的没学懂的去报班 所以这就是恶性循环 学过的还会继续报班提前学 没学过的一看不行啊 得多报两个班才行 辅导班鱼龙混杂 向钱看齐 后果就是文章说的这样 付出时间金钱 孩子累的苦哈哈 结果还没什么效果 所以只要老师好好教 不要默认这个那个 家长也不傻 花着巨资 陪着时间 耗着精力 看着孩子累的要死 还不出成绩 补习班就让那些学有余力想提高的孩子去和父母没能力差漏补缺的去报 这才是正常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森果lcirsa 发表于 2020-8-8 13:25:09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森果lcirsa
2020-8-8 13:25:09 看楼主
徐州市(包括各区县),学生在校己正常学习,为什么家长还要在双休日丶节假日花钱给孩子补课?是不是学校教育的失败?是不是打了教育的脸?有关部门为什么不管?8o年代以前没有补习班,江南也无补习班,不照样考得好吗?这样下去,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令人忧虑!有关部门是否考虑今后教育的路该如何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pizhouxiaoshi 发表于 2020-8-8 13:26:59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pizhouxiaoshi
2020-8-8 13:26:59 看楼主
这么好的文章,分析深刻[赞][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weiding 发表于 2020-8-8 13:28:14 | 只看该作者
5#
weiding
2020-8-8 13:28:14 看楼主
说的非常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gdajsufqbr 发表于 2020-8-8 13:28:43 | 只看该作者
6#
gdajsufqbr
2020-8-8 13:28:43 看楼主
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对。教育本身有自己的属性,学校老师教学绝不是蜻蜓点水,是认真的,务实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孩子领悟能力很好,有的孩子领悟能力真的很差。然而教师教学是有教学进度和要求的。不可能在某个只是领域用太多的时间。势必影响领悟能力落后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积越多。领悟能力差的学生成绩自然很差。不可能做到所有的学生成绩都差不多,这是个不可能的事件。还有楼上的网友说的,老师一切向前看,这也是很少一部分职业道德差的老师的行为,不能以偏概全。我真话,辅导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绝不是万能的。学贵有思,你问问自己的孩子会思考问题吗?喜欢独立思考问题吗?能积极主动的完成作业吗?在学校能主动的问老师吗?在学校里面,老师不让做的事情,部分学生拼命的去做,甚至偷偷摸摸的去做。老师尊重了,能引起家校事件,甚至把老师告到哪里。说轻了,你自己说说有用吗?你自己都管不了孩子,何况一个老师。就拿就拿最简单的事情来说,上课的坐姿,有几个学生能坚持做好的?不要一味地埋怨老师。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做了什么?学了什么?还有很多想说的,不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45651312 发表于 2020-8-8 13:30:20 | 只看该作者
7#
45651312
2020-8-8 13:30:20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人之初成长 发表于 2020-8-8 13:32:10 | 只看该作者
8#
人之初成长
2020-8-8 13:32:10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黄小伟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7715 | 回复:7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