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路镇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800余“绿领”活跃田间地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木石文化 发表于 2021-2-3 16:0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木石文化
2021-2-3 16:00:51 7754 0 看楼主
 八路镇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涉农产业的行家里手和致富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近日,在八路镇绿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大棚内的西红柿挂满枝头,赏心悦目。种植户王影剑以前一直在外地做生意,近年来,随着无公害农产品的热销,2019年,他毅然决定回乡创业,通过土地流转,在基地承包大棚种植无公害西红柿。“第一年经验不足,没有多大收益。”后来,他在八路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学习,向种植专家学习种植经验,自己琢磨出了一套种植技术,大棚的效益有所增加。随着技术不断成熟,王影剑种植的大棚也不断增加。“现在扩建了5个大棚,除去成本,一个大棚能收入五六万元左右。”
  50多岁的焦爱英是当地的低收入户,王影剑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后,每到西红柿采摘季节,需要人手的时候,他都会让焦爱英来大棚干活。“一天五六十元,一个月一两千元左右,方便照顾家里小孩。同时他还会指导我怎么种植西红柿,确实不错。”焦爱英说。
  近年来,八路镇不断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越来越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年轻人投入到生态农业发展中,80后青年创业者曹国峰就是其中一员。他是陕西省富平县人,凭着对农业的热爱,他来到八路镇开展规模化培育蝴蝶兰,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在邳州国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各色蝴蝶兰花开正艳。邳州国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国峰表示,2018年来到八路镇时,自己只建了7000平方米的普通大棚,通过这两年镇里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帮扶、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他不仅取得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还扩建了多个高标准智能化温室大棚,并利用组培技术,实现了蝴蝶兰规模化发展。
  “整个面积2万平方米左右,一年能生产各种蝴蝶兰苗600多万株,一年的销售额一千八九百万元。下一步,我们主要发展推广电商这一块的种苗,通过网上营销,扩大销售渠道。”曹国峰介绍。新型职业农民让农村生机勃勃。据了解,通过培训、考核认定,像王影剑、曹国峰一样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绿领”新农人,目前在八路镇已有800多人。
  该镇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通过举办培训班,让一大批农户学到了各种技术和知识,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培养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初步形成。“我们以后每年都会按照这种模式,对家庭农场合作社及种植大户进行系统培训,培育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助推农业发展。”八路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张龙表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木石文化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775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