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殷斌宇:请给我们一个洁净的教师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百年树人 发表于 2021-8-18 14:1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百年树人
2021-8-18 14:12:01 3628 0 看楼主
殷斌宇:请给我们一个洁净的教师节

马上要开学了,离教师节也越来越近了,但总是隐隐有一种担忧如鲠在喉。

正如我所预料的一样,果然,在某些媒体上又出现了“精心”准备的关于教师节的话题。







北京日报、工人日报、腾讯新闻网、凤凰网等媒体纷纷在8月23日援引教育部新闻时用醒目的、加粗的黑体写道:“严禁教师节收礼”!我们看到这样强调的媒体报道仿佛也不是第一次了,细细考究总是感觉有许多蹊跷之处。我们想愤怒地质问一声:你们到底想把教师节当什么?!

我觉得很奇怪,为何一些媒体总喜欢在教师节这样“喜庆”的日子里给我们掺点料?我也就纳闷了,如果人家结婚办喜事,你在人家婚礼现场说:“严禁你们乱花钱、搞婚外情、随便离婚”,这会是怎样的感觉?如法推理,春节晚会上,有主持人满脸严肃地走上舞台,宣读:“禁止公务人员卖国叛国、贪污腐败、执法不公、不作为、乱作为……”这样的晚会将是啥感觉?同理试想,倘若护士节头条:“禁止护士上班玩微信”;建军节头条:“禁止军人腐败”;建党节头条:“禁止党员贪污”;端午节头条:“禁止以粽子拉帮派”;中秋节头条:“禁止拿月饼送人情”;重阳节头条:“禁止以探望官员父母为由跑官”……,试问:一律用负面的语境说话,会对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中国是礼仪之邦,尊师重教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到今日,尊师重教已经尴尬到什么程度我不说大家也心中有数,而当下社会及家长对教育的信任危机、家校合作的脆弱性更需要全社会警惕,这不仅仅是学校本身导致的,整个社会都有责任来反思!



笔者在教授《有话好好说》一课里,曾对学生们说:我们说话要注意场合和语境,多换位思考。今天想想许多媒体抹黑教育、异化妖魔化教育、造话题吸引公众眼球,我对他们的做法真的不敢恭维!

在公共关系学中,有一个词语叫共情;在哲学中,有一个词语叫共性;在管理学中,有一个词语叫共建。可是,社会媒体如果戴着有色眼镜,选择性地无限地放大教育存在的问题,用妖魔化的语境描述教育、学校、教师,从没有换位思考过,这就谈不上共情;社会媒体如果不认真调查,只看个别败类的污点,全然不看社会总体教师的精神风貌,这对守法奉献的教师就是一种伤害,抠特殊矛盾忽视一般矛盾,只看个性忘记共性,这是可笑的;为了教育进步所付出的艰辛,无视教师在当下极其复杂的教育环境下的坚持,却戴着有色眼镜在一个特殊的节日里念起了“辱师”、“训师”、“黑师”的歪咒,这既没有共建的精神,更是把教师异化、妖魔化,试问:这样的节日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很多年前,就有过老师对教师节态度的网络问卷,很多教师表示不想过教师节了,一个字:累!



本来,教师节的初衷是唤起全社会尊师重教,现在却成了对教师的讨伐和“严正警告”!这样的怪异现象值得我们深思,社会对待教育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我们还希望有人来从事教育吗?

很悲哀的事情还有很多,在笔者从事教育二十年的过程中,尽管笔者的同事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兢兢业业的,但谈及孩子选择未来的职业时,九成以上的教师子女都没有选择教师;笔者对自己所教过的学生进行过统计,选择做教师的学生的比例也是少而又少!至于那些学习成绩拔尖的学霸们,更是不可能选择做教师的。教师已经成为学生们纷纷规避的“垃圾职业”。

请问社会:这是为什么?

不可否认,当下老师们是累的,除了教学累之外,其实还有其他因素。如今老师们的收入有小幅度的提高,这一点老师们还是稍稍欣慰的,但是社会过多地讨伐教育、苛责教育、抹黑教师、妖魔化教师,却是他们所极其痛心疾首的!

我们都知道,教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其艰巨性和复杂性远远超乎我们想象,教师是有自尊心的群体,他们渴望被尊重,他们渴望被理解,这是共性。尽管在教师队伍里会有极少数的败类,但绝对不是主流,绝对不能说因为太阳有黑子而说太阳是黑的。绝大多数教师都希望能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教好学生,希望自己得到孩子们的认可。

但是,当自己的苦心被漠视,当自己的付出被污蔑,当自己的清白被抹黑,这是怎样的悲哀?!

很多孩子曾追捧过郭敬明的青春小说《悲伤逆流成河》,其实小说里也是极尽抹黑教师之能事,他虚拟了一些非常恶心的“教师”形象,如“抽烟而变黄的牙,冲着XX吼,口水几乎要喷到脸上来”、“足足被骂了半个小时”、“教导主任的唾沫在光线下不时地飞出来喷到话筒下”女老师“扭着肥胖的屁股”……而且小说里虚构的很多背离学校现实学习氛围的一些情节,早恋、堕胎、暴力攻击……这些冷血的情节读后让人不寒而栗、脊背冰冷,这样的文学创作倾向很令人忧心,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在抹黑着中国教育。

在网络的一个帖子里,一位老师这样说:昔有“愚人节”,今有“愚师节”!捧起来吹上天,然后摔下来唾两口,最后愚弄一番踹两脚。这样的社会生态,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当然也是文明的倒退。每到教师节,就打着尊师重教的名义,对教师队伍来一次大洗白。每到教师节,就是一次全社会对教师的口诛笔伐,尽管也涌现一些溢美之词,但其中又包含着多少惺惺作态……

教育大环境的建设,既需要有制度的完善、条件的改善,更需要有社会的支持、理解、鼓舞,当下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家长、社会环境都不再是以前我们所熟悉的外因,如果还用“刻舟求剑”的思维来看待教育,我们收获的就只有失望!曾有人说:“中国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句话虽然有点过了,但全社会都应警醒:教育强,则中国强;教育兴,则国运兴!教育是中国腾飞链条上最敏感的一环,教育者要自强不息,要严格自律,要追求卓越,要尽心尽责,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教育增力;我们更希望社会用温暖的语境来关爱和支持,来汇聚最强大的教育力量,这样的教师节才有其存在的价值!

笔于2016年8月3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百年树人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62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