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网暴可以对施害者追责吗?现行法律关于「诽谤罪」的解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法律知识 发表于 2021-9-4 08:0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法律知识
2021-9-4 08:07:08 9422 0 看楼主
网络流量时代,人人都想红,都想获得关注,有些媒体或个人为了博关注捏造新闻,颠倒是非,让假新闻在公众间传播,除了消费网友的同情心,还会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
面对受害人,捏造假谣言的个人、集体有义务对受害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但比较遗憾的是,由于诽谤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所以该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只由自然人承担。因此对于对于传播不实报道的新闻媒体,只能追责的个人,相关机构承担的是民事赔偿的责任。
遇到网暴怎么办?不知如何维权?可以点击下面的小程序立即咨询律师↓↓↓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另外在网络上编造、传播侵害他人人身权益的消息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司法解释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定,但维权困难点主要在于取证。
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规定:
第一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那么传播【假新闻的】平台网站有什么责任呢?
互联网上的侵权发生平台是否有责任通过侵权行为是否明显,以及平台是否根据有权利人有效的通知后,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
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权利人因错误通知造成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条 网络用户接到转送的通知后,可以向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交不存在侵权行为的声明。声明应当包括不存在侵权行为的初步证据及网络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
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声明后,应当将该声明转送发出通知的权利人,并告知其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转送声明到达权利人后的合理期限内,未收到权利人已经投诉或者提起诉讼通知的,应当及时终止所采取的措施。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你有更多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如果有需要,可以点击下面的小程序立即咨询律师↓↓↓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法律知识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942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