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见大师朱自清:何以“佩弦”?原为“后人”/作者 徐景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渲仞咏 发表于 2023-2-19 18:5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渲仞咏
2023-2-19 18:54:55 6380 0 看楼主
【陪娃画画闲读散记:再见大师朱自清】无论到哪里,我都有百万藏书图书馆,这就是我的kindle电子阅读器,配上存有海量资料的1T微型固态硬盘与百度网盘,自认很巨富。
我的第三本kindle有夜光,明天的夜读是《再见大师》,是台湾名刊《文学传记》的选集。一眼看中的是朱自清,因为在北京去过很多次清华园的荷塘月色。作者与朱自清先生关系特别亲密,回忆便特有料,读来津津有味,耳目一新。
仅摘几段分享:
1.朱自清信中有言:现在一切无从说起,我们只好努力守住自己岗位,有一天是一天。
2.朱自清课堂有言:文字的运用和艺术的境界是国际性的,所不同的,只在所使用的符号一一即文字的不一。
3.朱自清20年代发表过轰动一时的散文诗《毁灭》与小说《笑的历史》。小学兼有诗与散文的气质。
4.朱自清与俞平伯两人合编专发自己文章月刊《我们》仅三期。
5.朱自清饭桌言:拿笔杆的人,最好不要卷入任何圈子里去。
6.朱自清自云:余生性谨敕,事事后人,故取名佩弦。
大师就是大师,特行独立,才情独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渲仞咏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638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