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农匠”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希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1小时鉴别雏鸡公母1400羽,准确率99%以上……在2022年“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上,来自徐州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孵化部的员工陈翠玲凭借精湛的技术,荣获种养能手类一等奖,用自己的生动实践,诠释着新时代的“大国农匠”精神。 ![]()
好师傅、好组长 把所学毫无保留传授 走进徐州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孵化部的鉴别分组车间,一笼笼已经鉴别好公母的雏鸡正在进行分类整装,等待运往不同的成鸡养殖公司。工作台前,陈翠玲一边工作,一边教徒弟如何快速高效通过“翻肛法”鉴别雏鸡公母。 “抓鸡排粪,然后食指对鸡的肚子,右大拇指放在肚脐眼上方,左大拇指压,然后右大拇指顶……”对于师傅陈翠玲的耐心细致教学,徒弟刘丽丽深有体会,“我学东西比较慢,师傅每次教我都很认真细心。遇到不会的,师傅会反复教,一直教到我的手法对了为止。” ![]()
▶中间为陈翠玲 入职多年的老员工戴颠颠也对组长陈翠玲的技术赞佩不已:“组长准确率几乎达到100%,很少能查出错误,我们都很佩服她。有时下班了,组长会把我们叫在一起,毫无保留教我们技能或者诀窍,帮助提升准确率。” 挑战不止步,奋斗不停歇 向100%准确率进发 ![]()
据了解,在雏鸡公母鉴别上,目前国内外都没有精准仪器可以替代,仍采用传统“翻肛法”进行鉴别。“鉴别是比较重要的岗位。我们北方饲养公鸡,南方饲养母鸡,把公母鸡鉴别出来,可以提高企业整体效益。”企业孵化部负责人介绍,由于国内南北方市场差异化需求,鉴别雏鸡公母对公司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
▶工作中的陈翠玲 陈翠玲告诉记者,从抓鸡、握鸡、排粪、翻肛到最后完成鉴别,手部至少需要五个环节。同时,操作动作与姿势要协调自然,手指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在1个小时翻肛1400羽雏鸡的情况下,手部要完成7000多次动作,一天8个小时工作要操作56000多次。”要想既快又准地做好鉴别工作,需要心到、眼到、手到,手势精准,从而不断提高速度和准确率。 “我在2009年进厂,也是师傅带教的。为保证速度和准确率,下班后,我每天晚上翻资料看翻肛步骤;白天练,按书上标准步骤实践。有不到位的,去请教师傅。要想把这个工作做精,合格率 、准确率达到一流,就需要自己付出更多努力。”陈翠玲说:“从一开始的生手变成熟手,鉴别率从96%再提高到98%,能获得现在成绩,我很开心,这也是一种收获。” ![]()
作为公司鉴别组的负责人,陈翠玲目前主要负责随机抽检复核工作。在保证鉴别正确率99%以上的情况下,她每天工作8小时,可以鉴别11200羽雏鸡。 孵化部经理王平直言:“她在我们徐州公司是最优秀的。俗话说‘山坡好上、山尖难爬’,准确率达到90%至99%很容易,但要达到99%至100%,这个过程就很难。她把这个岗位工作做得这么好,十几年如一日,充分体现了‘工匠精神’”。 在公司以及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技能大赛、专业知识培训等平台帮助下,陈翠玲正在向每小时鉴别1500羽雏鸡、合格率100%的新目标冲刺,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人生更大价值。“现在鉴别率是99%,想提高到100%,我就要付出更多努力,认真做下去,争取达到这个目标。” 来源:邳州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