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消失的手捏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晚景入寒窗
2023-6-17 08:26:12 8486 0 看楼主
消失的手捏子作者:冯淑萍


好多年没用、没见到手捏子了。忙忙碌碌中也记不清它们是什么时候悄无声息地退出我们的生活的。熟悉各种各样纸巾的青少年们,恐怕不知道手捏子是什么吧?
“丢手绢,丢手绢,轻轻丢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


这首儿歌中的手绢,也叫手帕,我们老家人都称其为手捏子,在卫生纸、餐巾纸流行盛行之前,手捏子可是众人必备的生活用品,是用来擦嘴、擦汗、擦泪、擦鼻涕的方方正正的细薄布块。边缘用线锁码好,缝结实,防止破丝,有的还被剪制成波浪状的花边,煞是好看。
从古诗词中可以看出,手捏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这些句子里的手巾、鲛绡,应该就是我们所说所用的手捏子。

古典名著《红楼梦》里也提到,宝玉派人送两条旧手捏子给黛玉,黛玉明白用意后,遂在旧手捏子上题诗三首。
从电影电视剧中可以看出,牵线搭桥的媒婆、声色场所里迎送客人的老板娘、当街骂人的泼妇  ,都是把手帕捏在手中,挥着舞着,这无疑就是“手捏子”称呼的由来。之所以捏在手中,我想一是可以当作装饰品,二是古代的裙子袍子没有口袋,即便是到了上世纪中叶,普通百姓还都是穿着没有口袋的大襟褂子大襟袄,大腰裤子呢!

提到手捏子,我会想起伟人周总理的睿智和幽默。

有次,周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一位美国记者和周总理握手后,立马将手捏子掏出,擦擦自己的手又放回了口袋。

面对如此不尊重的行为,周总理却非常镇静。他从自己口袋中拿出一块手捏子,一边娴熟地擦着自己的手,一边说:“一定洗不干净了,干脆扔了吧!”于是走向垃圾桶,扔掉了手捏子。

这一动作让在场的人都震惊了,那位美国记者更是脸红得无地自容。

记忆里,手捏子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

小时候,没有塑料袋子,母亲经常用她那条白底蓝格子的棉布手捏子,包着从街上买来的或是白五香瓜子,或是香长果,解开手捏子的那一瞬,我喜不自禁,那时的5角钱,能买好多瓜子或长果。

手捏子还能代替钱包。好多老人和妇女习惯把要花的钱放在手捏子里,包裹得严严实实,付账时再小心翼翼地一层一层打开,生怕弄丢了任何一张,那时的分分角角,得来是多么不易。

有时手脚不小心碰破流血,可顺便从身上掏出手捏子包扎伤口,当创可贴用。

手捏子还是殡事上必不可少的道具。作为亲友乡邻去烧纸点丧的妇女们,不管是瞎哭还是真掉眼泪,都是用手捏子遮住脸,或是擦擦眼睛,擦擦鼻子,显出悲伤的情状。

娶亲的家庭,事先要准备好足够的手捏子,等新娘到来后,分发给送轿的小大姐们。那时要是经常送轿的小大姐,手捏子应该多的用不完。

在我小学毕业前夕,班里掀起了一股女生之间互赠手捏子的热潮。我们在上面写上名字和祝福语,几天里,学校附近的那个商店,手捏子供不应求,一个炎热的傍晚,几个女同学拿着刚买到的花手捏子,迫不及待地跑到我家,回赠给我。只是这些手捏子后来怎么处置的,我竟一点印象没有了。那些同学,也是几十年不见了。

我用的最后一块手捏子,还是1995年,厂里的会计在官湖五洲酒店参加什么宴席,回来把印着酒店名字的粉红色手捏子给了我。我一直珍惜,用旧了也没舍得扔,洗好后同不戴的手套放在一起,这么些年也没查看过问,不知还在不在。

快节奏的时代,随用随扔的纸巾给人们带来了便利,替代了手捏子的主要功能。手捏子渐渐消失了,留给我的却是满满的温暖回忆。

乡村 | 文化   邳州图话   文学 | 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晚景入寒窗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848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