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千多年前,六十多岁达奚武,攀藤援枝登顶华山祈雨 | 赵京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好吧小嘿 发表于 2024-12-10 08:4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好吧小嘿
2024-12-10 08:42:46 996 0 看楼主
提起华山,向往久矣,还未登临,然想到的都是奇险,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水经·渭水注》载:“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而望之,又若花状。”古“花”“华”通用,故“华山”即“花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
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华夏之根”之称。
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
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
正史很少有登顶华山的文字记载,达奚武却是一个例外。他在大唐建立之前的五十多年前就实现了登顶,在无路的岩壁上留下了北周时期人物的历史脚印。
《周书》对达奚武奉诏华岳祈雨有详细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一千四百多年前古人对祈雨的虔诚程度,官员对事关民生福祉的工作态度。
武之在同州也,时属天旱,高祖(北周武帝宇文邕)敕武祀华岳,岳庙旧在山下,常所祷祈。武谓僚属曰:“吾备位三公,不能燮理阴阳,遂使盛农之月,久绝甘雨,天子劳心,百姓惶惧。忝寄既重,忧责实深。不可同于众人,在常祀之所,必须登峰展诚,寻其灵奥。”岳既高峻,千仞壁立,岩路险绝,人迹罕通。武年逾六十,唯将数人,攀藤援枝,然后得上。于是稽首祈请,陈百姓恳诚。晚不得还,即于岳上藉草而宿。梦见一白衣人来,执武手曰:“快辛苦,甚相嘉尚。”武遂惊觉,益用祗肃。至旦,云雾四起,俄而澍雨,远近沾洽。
——《周书卷十九·达奚武列传》
达奚武是鲜卑族人,北魏、西魏、北周时期的将领,曾经带着三位随从化妆成高欢的部下刺探军情,是古今最成功的化妆侦查打入敌方内部的特种兵行动侦例。一生南征北战以军功至太傅,依靠坚定的政治信念成就事业,同样怀着坚定的奉诏使命以及爱民之心,在六十岁多岁高龄登顶华山祈雨,完成使命,并受到周武帝的褒赏,事迹留名正史,为后人做出了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示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好吧小嘿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99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