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方言里的“应分(yìng fèn)”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yywx1111
6 天前 4600 0 看楼主
邳州方言里的应分yìng fèn)”
/逸民
忽然想起十多年前一位校长私下里说一位曾经同事的话来。
那些年公办学校教师工资低,民办学校正如盛夏里的蚂蚱,所以不少同事以不同方式去了私立学校。没多久,那些当初有多牛逼后来就有多悲催的民营学校纷纷垮台,出去“挣钱”的相当一部分选择重回“根据地”。但问题是,走出去容易,想回来并不是非常简单——关系要恢复,工资要恢复——除非你走出期间关系未断,工资有人替你领着。我的这位赵姓同事出去不到一年,回来时校长却已经换了。只要校长愿意给找,恢复关系并不十分难。但新来的校长终究没有给赵老师找,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的赵老师最终还是放弃了有“编制”的公办教师身份。
个中原因,后来在一次只有我一个人在办公室的时候新校长说了。“赵某某让孙校长(注:副校长)给我说他想回来的事,过了几天又打了个电话给我,让我去局里找人事科给他恢复关系,话说得可应分yìng fèn)了,好像我就应该给他办似的。哎(说着我的名),头没有我的,尾没有我的,再说事也没有那么好办,你说我凭什么给他办?我就不明白了,这人说话办事这么应分yìng fèn)的底气是从哪里来的!
“应分”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十分规范的词语,不过,现代汉语里的规范读音是“yīng fèn”,意思大致是“恰当的界限、分内应该做的、应该(当)分享、应当分配、应当得到的份额或地位”几种。比较早的出处是宋代翁卷 《送薛子舒赴华亭船官》:“君到云间日,应分二陆名。”其中“二陆”指的是晋代著名文学家陆机和陆云兄弟,全句表达了对友人薛子舒的期望,希望他在华亭任职期间,能够像二陆一样,取得显著的成就和声誉。这里的“应分”可以理解为“应该分享”。
“女子的性能是受到了束缚,没有得到应分的发展。(郭沫若《断断集·旋乾转坤论》)”,“他认为这是他应分做的事,并且也很有趣味。(张天翼《春风》)”,“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能力和贡献来分配资源,实现应分的公平。”......等等,都是现代汉语中对“应分(yīng fèn”非常规范的使用。
邳州方言里的应分yìng fèn一词在语义和语音上都接近规范现代汉语“应分(yīng fèn”一词,应该是脱胎于“应分(yīng fèn”,但使用场景、使用对象以及情感色彩都变了。
邳州方言里,应分yìng fèn多用于说别人,含有“抱怨、批评、讽刺、戏谑”等意味。
比如——生产队死了头牛,几个闲汉刚把牛剥皮剔骨,队长媳妇拽喽拽喽就来了,分开人群,指着最好的一块肉对正分割的胡三说:“三,把这块串起来。”胡三不敢怠慢,赶紧串起来递给队长媳妇。队长媳妇看看周围等着拿肉的乡邻,笑嘻嘻地说:“你们等会啊,我先回去下锅了。”看着队长媳妇走远,有的妇女终于鼓不住了:“她您娘怎么㲌应分yìng fèn)的,来到拿着就走?”胡三头都没抬:“你要是队长媳子,你比她还应分yìng fèn)!”
邳州方言里,应分yìng fèn用于自己多是针对别人斥之以应分yìng fèn)”的反击,有“理屈词穷、蛮不讲理,自我调侃”的意味。
比如——一队人正排队购票,一个人忽然就插了进来。后面的不乐意了:“你怎㲌应分yìng fèn)的,看不到大家都在排队?”插队的脸皮很厚,毫无羞愧:“我就应分yìng fèn)了,你能怎么着?
比如——张二哥一次进城,内急,到处找厕所找不着,正憋得额头冒汗之际,忽看见一大楼门前挂着“人民什么什么”的单位,赶紧往里去。看门的却拦住他,问清是要上厕所,说什么不让进。张二哥急了:“你这不是人民什么什么么?我是人民,进去上个厕所,我应分yìng fè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yywx1111 当前在线
版主

查看:460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