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讲道理孩子不听?那应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Thais 发表于 2019-1-2 15:0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Thais
2019-1-2 15:08:49 2277 0 看楼主






“讲道理”是很多家长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一直以来被正面推崇。但人们也往往发现讲道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没用,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把“讲道理”当成教育,几乎是问题家长的通病

人们对“讲道理”的偏好往往源于思维惯性。从小在家庭、学校接受太多“大道理”教育的人,往往会成为讲道理爱好者。在他们的经验和认识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就是告知与被告知的关系;所谓教育,就是“明白人”对“不明白人”说话。

所以他们对孩子表示负责和爱,就是大事小事都要告诉他们如何做。不外,这种单边主义思维方式,最容易让人陷入教育困境中。

一位家长说他在没孩子时,很瞧不上那些打孩子的人,觉得成人靠武力征服孩子,真是无能。他本身有了儿子后,遇到问题,总是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

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发现本身奉行的“以理服人”越来越行不通了。孩子经常很固执逆反,不管家长怎么说,就是不听。所以他开始怀疑本身做得对不合错误,周围又不时地有人对他说,教育男孩子就要粗野一些。

只要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想让他做什么事,没什么好商量的,必需服从,不行就动用武力。所以,有两次他和孩子发生冲突,真的没能控制住,对孩子动了手。到这时,他才发现本身黔驴技穷,也堕落为本身曾经不齿的那类家长了。

这位家长的做法很有代表性,不少家长,包罗很多学校老师,面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时,经常脱不了这样的套路:先讲道理,讲道理不行就去批评,再不行就通过发脾气来征服。或者在孩子的感情上做文章,比如陈述我为你付出多少辛苦,你却这样不懂事……以此来“感化”孩子。
孩子学习很用功,成绩却提高不了,您着急么?一位来自辽宁省鞍山市第八中学高一·7班的学生小王,上次考试是年级的689名,家长把孩子送来学习,希望孩子能提高到年级的400名。老师通过对孩子的情绪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行为习惯,自我办理这五个维度进行了分析调整,仅仅上了十节课,这次期中考试,小王一跃考到了年级的116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刘热生五维教育”为国内首创教学心理学与教学方法研究的专业教育机构,已经为无数学子插上了奔向抱负高等学府的腾飞翅膀,解除了无数家长的无奈与困扰。热诚欢迎想解决孩子学习效率不高等各种教育问题的家长,添加微信lrswwjy201801免费咨询!

五维分析

思想家卢梭说过,3种对孩子不单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孩子有时候确实会有些令人不成理喻的想法,给家长带来麻烦。遇到这种情况,除了想办法和孩子沟通,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感觉一下他的想法和愿望,不要轻易下论断,说孩子“不听话”。

家长不竭的给孩子灌输道理,孩子并没有感觉到本身的做法有什么问题,特别是低年龄段的孩子,犯的某些错误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家长觉得玩的东西太脏了,例如有些孩子出去玩总是喜欢到处碰、或者一些行为太丢人了,所以阻止孩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在通过各种方式尝试新鲜的事物,其实是有助于孩子的思维形成,虽然在行为表示让家长觉得并不是很好。作为父母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一起去感受这个过程,探索其中的乐趣,从情感上接纳孩子,那么当孩子对这件事探索结束他自然会投入其他事情。但是当父母越反对,孩子就会更加变节,每一次的讲道理其实都是对这个行为的再次强化。

再者,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让孩子去承担和体会这样做带来的后果和感受,让孩子感受到这样做是不舒服的,然后再陪伴孩子一起向正确的标的目的调整,并让他体会到调整后的开心和愉悦,这样孩子妈妈就调整过来了。就像孩子的学习一样,一直被灌输知识却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尽管他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也不肯意学。

无论是那种问题,首先父母都要在情绪上理解和接纳孩子,这样孩子才会接受父母的建议,但是有的时候孩子想改,但可能不知道如何去做,这时就需要父母陪伴孩子一起去做,体会调整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Thais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27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