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走遍天下 时至今日,栽植水杉的国家已经超过80多个,世界五大洲全有水杉的足迹。作为水杉母树发源地的中国,已经发展水杉林木60多亿株,仅我们邳州就栽种了500多万棵,同时还向外地输出苗木5000多万株呢!水杉天下扬名,我们邳州的水杉,也扬名天下! 水杉也是中国向世界各国人民传播友谊,进行学术交流的纽带。早在水杉新种正式命名前,中国一发现水杉古树并公布于世后,最新引起了美国植物学界的普遍关注,不少世界著名植物学家、古生物学家远涉重洋,朝觐般地前来观瞻考察。自1948年水杉首次引种欧美,中国水杉的子孙已遍及中国和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大都生长良好,即使是在高纬度的列宁格勒、哥本哈根、阿拉斯加等地也能在室外越冬。 水杉在国外传播中,还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呢! 比利时布鲁塞尔有一条水杉大道仅百米长,却成为欧州著名的旅游景点,成为比利时人的骄傲。 挪威有一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是室内的猛马像化石,一是院子里栽植的水杉。一植物一动物,一化石一活化石,都来自遥远的冰河期之前,极大提升了博物馆的档次。 在欧美国家,一个别墅院内,如果能栽上一株水杉,那会成为邻人羡慕的对象,也是具有相当社会地位与文化品味的象征。 在美国还开发出一种水杉盆景,有石有树,精致美观,十分昂贵并畅销。 1989年,最早发现水杉化石的日本古生物学家山木茂的遗孀来到谋道镇,十分虔诚地面对古杉伫立,情不自禁张开双臂拥抱树干,她为自己的丈夫生前只是研究过水杉化石,而没有见过幸存的原生水杉深表遗憾,她以自己84岁高龄还能来中国一游,并且亲眼目睹地球上的孑遗植物,激动得热泪盈眶。 有一位在上海交大当教授的邳州人,去英国剑桥大学当访问学者,竟在校园内发现了一株高大的水杉,当即在树下留影,发给亲友,信上说,看到水杉,就想到邳州,就想到家乡,就像见到家乡亲人一样亲啊!你看,水杉已经渗透到邳州人的情感深处,水杉已经成为邳州游子的情感寄托物,在水杉身上,已经溶进了浓浓的邳州乡情! 水杉在国内北起辽宁、北京、延安,南到两广和云贵高原,东起东海和台湾,西到四川盆地,都已栽培成功,仅在湖北、四川和重庆一带就有3亿多株。特别是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上海、湖北、安徽、江西等地育苗造林的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也成为一项方兴未艾的产业。 水杉在我国对外交往中发挥的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多次把水杉作为友谊之树,惠赠友好国家,可以说,它是和平、友谊的象征,也是和平与友谊的使者。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首次访华,赠送给中国人民4棵红杉、巨杉树苗,周总理则以水杉树种子作为礼物回赠,如今这些水杉种子已在美国土地上生根,繁衍出无数的后代。水杉也受到美国人民的喜爱,尼克松总统还把他心爱的游艇命名为“水杉号”。 中国与朝鲜有着特别深厚的友谊,中国曾三次把水杉赠送给朝鲜。1950年首次赠送给朝鲜;1956年周恩来总理委托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杨得志同志赠送给金日成主席一株水杉。1972年从1号水杉母树上采集1公斤优质种子送到北京。由周恩来总理访问朝鲜时亲手并给朝鲜的金日成主席。在朝鲜植物学家和林学家的研究和辛勤培育下,水杉现已发展成为城乡绿化的行道树和庭园绿化树种,在朝鲜半岛栽培非常普遍,成为中朝两国人民深情厚谊的象征。一位游客曾赋诗一首:“伟岸身躯百载康,轨迹刻在年轮上,子孙落户朝鲜国,雕成中朝友好早。 邓小平1978年2月访问尼泊尔时,与尼泊尔国家领导人共同栽植水杉的照片。中国向尼泊尔赠送了2株水杉苗,栽培在尼泊尔皇家植物园。尼泊尔人民称它为"尼中友谊树"。 1991年冬天,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在深圳仙湖植物园为水杉培土时的情形。当时,他对陪同参观的仙湖植物园主任说:“有一种古代树种,叫水杉。现在全国都有了。有一棵很大的,在三峡附近。”邓小平说的这棵树,就是湖北恩施州利川市谋道镇那棵被称为“天下第一杉”的水杉王,也就是我们前面看到的利川谋道1号原生古树。从此,“小平同志说的那棵树”就成了这棵水杉王的代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