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区团购将成商家营销新“风口”?专家:风险不能忽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Martin. 发表于 2019-2-19 11:0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Martin.
2019-2-19 11:08:32 3574 0 看楼主
(原标题:社区团购能否成为商家营销的新“风口”)



本报记者 李 禾

继无人货架之后,社区团购突然火爆了起来。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截至目前,社区团购领域获得融资的企业已达27家,总融资额度近30亿元。而电商巨头也纷纷加入这一赛道,苏宁1月上线社区拼团办事,并在全国招募10万个团长;京东铺设了“友家铺子”;IDG等投资了“松鼠拼拼”;拼多多则投资了“虫妈邻里团”……社区团购似乎正在成为新零售的下一个风口。

突破传统电商难题,备受本钱追捧

其实,团购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10年,团购风潮就已盛行过,当时全国各地一下子涌现了5000多家团购网站,但风口一过,由于商品问题、霸王条款等,只有少数团购商家存活下来。而当前的社区团购,则有两种新的模式:一种是以微信社群小程序为主的纯线上模式;另一种是既建有线下社区门店,又把在同一微信群集中了众多顾客,进行线上线下同时营销的模式。

“社区团购是先通过‘团长’等领头人,沟通、收集社区用户需求,再集中满足需求的一种购买方式。”车客家园创始人李晶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是一种更高效率的销售方式,也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低成本实现方式。由于这种方式解决了生鲜损耗高、客单价低等传统电商不易突破的难题,目前主要用于生鲜等易损耗以及高频的消费产品,也因其优势备受本钱的追捧。

商业逻辑深刻变化,比拼办事效率

李晶说,社区团购是一种“线上逻辑”和“实体逻辑”都可以使用的工具。“线上逻辑”,也就是纯线上模式,运营起来会“跑”(发展)得更快,但跑不好很容易出问题;“实体逻辑”,也就是有线下社区门店,跑起来会慢一点,但会很扎实。“现在各类电商以及实体零售网络纷纷布局社区团购,我认为这会鞭策实体商业运用互联网工具进行‘互联网化重购’。实际上无论哪种零售模式,拼到最后,都是在比拼谁办事用户的效率更高、体验更好。”

目前,纯线上的电商也在纷纷进入“实体逻辑”模式。如生鲜电商本来生活网的首家“本来鲜”社区店日前在上海开业,打造“门店+网店”模式,融合生鲜市场线上及线下业务。该电商还在成都、武汉、长沙、郑州、天津等城市开设了近300家社区门店,希望通过这种模式实现300米到店、30分钟到家。

不外,李晶也表示,实体商业向互联网化、数据化转型也是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这不是把线下产品展示到线上这么简单,而是整个实体商业办事系统,包罗厂商生产方式、区域办事商办事方式、门店体验和办事方式等多方面的转变。“商业逻辑则从信息不合错误等的‘传统时代’,到信息对等的‘信息时代’,正在进行深刻变化。”

熟人让购物社交化,背后也有风险

社区团购平台在获客方面,少不了“团长”助攻。通常情况下,团长是身边的熟人,可能是伴侣、邻居,也可能是小区门口的保安,他们有充裕的时间,也有必然的号召力。团长的日常工作是在微信群里发送商品,组织用户按照需求选择团购。而这种团购形式,使得购物社交化。

购物社交化的社区团购,能否成为新零售的发展标的目的?对此,业内人士的看法各有不同。苏宁生态基金合伙人林森认为,社区团购作为电商升级后新零售的机会,极有可能成为家庭的重要购买渠道。社区团购用强于微商的邻里信任做背书,打通线上线下,可构筑一套新的零售体系。

“购物社交化,是社交平台充分发展后产生的新购物方式。”李晶说,熟人、邻里之间之所以会在购物时彼此影响,是商业办事不完善带来的商业信任基础“不牢靠”导致的,但最终的购买决策还是要消费者本身定夺。随着商家办事的深入,信息透明度的增加,以及生产者同消费者信任度的建立,熟人对购买决策的影响会越来越小,社区团购的市场也会受到挤压。

湖南大学经济学教授李斌则认为,本钱的青睐促进了社区团购的发展,但背后的风险却也不能忽视。一是目前大部分社区团购平台以大量补助做大用户规模,但烧钱模式后却留下一地鸡毛不易处理。二是社区团购往往采取低价拼团模式,这就决定了商品的客单价不成能过高,当企业想追求更高利润时,商品质量如何能够得到保证?三是如何规范团长的行为,亦是社区团购面临的一个难题。

(来源:科技日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Martin.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57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