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秘:重修千年古寺挖遗址何以出土鼍鼋?元代皇家庙宇为安在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19-3-12 12:2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19-3-12 12:27:49 4765 0 看楼主
2015年8月15日,江苏邳州张楼庙山兴隆寺重修奠基,九月七日早上,庙山村民胡宗福在奠基处发现一大鼋鳖,约十余斤重。发现时,有的人要卖给商贩,被避免并拿回庙中。后开车准备去大运河放生,不料轿车突然熄火。最后决定放在庙中供养。瑞祥物的出现无疑为庙宇重修增添了神秘色彩。



这只鼋鳖与苏州西园寺、动物园两只鳖完全一样。只不外苏州两只大罢了。这种鳖头颈下背部有疣状的突起,我国民间还称它为“癞头鼋”的“鹅头” ,与下面突出部分清晰构成一个小鳖。背的下部分清晰的显现出鳄鱼的背纹。古籍中称:大鳖为鼋,鳄鱼为鼍龙,这就是古书中屡见的鼍鼋。

前去不雅观看的养殖专家认为是鼋,就是古籍中的鼍鼋,突出部分是驮着小鼋,“驮”也是鼍的谐音。古书屡次提起的鼍鼋应该是这种动物或者按照这种动物神话的瑞兽。

古诗常还把鼍鼋与庙宇联系起来。宋·王安石《金山寺》诗: “扣栏出鼋鼍,幽姿可时睹。”清·孙枝蔚《金山》诗之一:“僧老鼋鼍大,钟残鼓角哀。宋·陈赓 《平水神祠歌》:“雷公电母踏烟雾,天吴海若驱鼍鼋。”

我国古代很多诗文屡屡有鼍鼋出现,其中关于庙宇的诗词也存在大量有关词句。这说明古代庙宇中就有供奉鼍鼋的实例。我们从以上王安石等诗中可以得知,宋朝镇江金山寺就有鼍鼋出现。

那么,江苏邳州的庙山千年古寺遗址为何会出现鼋鳖呢?这个千年古寺又埋藏着什么历史奥秘呢?

张楼庙山,地处江苏北部邳州近郊平原的一座小山上,山虽不大,海拔只有二三十米。远古时候,特殊的地理位置,凸显此山的自然风貌、人文地理。东到新沂马陵山、南到八路巨山、西到八义集果满山、北到邳城洪福山周围方圆近百里,除此山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小土丘,山上有一座被称作寿圣院的古寺。明末清初,有庙地400多亩,雇长工36人,喂骡马25匹。当时有僧人83人,主持方丈为释慧尼。每月初一、十五以及逢年过节,几千善男信女前来上香,僧人击鼓撞钟。妙峰山热闹不凡。以后,由于兵荒马乱、土匪横行,逐步衰落。民国初年,五四运动以后,多数僧徒反响还俗。1948年,还有土地六七十亩,雇人耕种。1949年只剩和尚两人还俗,被政府安排去邳县港务局当工人。

2015年邳州佛教善男信女开始重建庙宇,发现元代被毁坏残碑一座,碑帽文字“重修大寿圣院碑记”。碑文已毁。但仅仅碑帽不仅见证庙宇规模大,同时也说明庙宇地位也高。我们知道历史上凡庙宇带“大”字的都与皇家有关,如唐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建“大昭寺”;唐睿宗李旦以相王身份当上皇帝,建大相国寺;清康熙皇帝多次上五台山思念父亲还愿,普济寺改为大护国寺。特别是蒙古统一大中华以后,在大都(北京)建立诸多庙宇,凡皇家建立的寺院均以“大”字为首。如大护国仁王寺、大圣寿万安寺、大兴教寺、大兴教寺、大天寿万宁寺、大崇恩福元寺、大能仁寺、大天源延圣寺、大承天护圣寺、大慈恩寺等等。



那么,我们不能不产生疑问:邳州庙山一隅,何来与皇家有关的庙宇?

本来元代还没有现在的京杭大运河,庙山离下邳也不外十多公里。由于黄河夺泗等诸多原因,流经庙山的沂水成为金元与南宋攻防互动的主要通道。在宋元共存的时期,共同的宗教信仰,下邳是元蒙与南宋文化融合的最佳地。

这时蒙古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政权,出现一位杰出的中华民族契丹族人才耶律楚材。在金章宗明昌元年六月二十日(1190年7月24日),耶律楚材生于燕京(今北京),他出身契丹贵族家庭,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东丹王耶律倍八世孙、金朝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这位本籍于契丹(辽)、出仕于女真(金)、成功于蒙古(元)的英才,元太祖成吉思汗十年(1215)便成为元朝朝廷的重要“辅臣”,元太宗窝阔台三年(1231)为内阁首辅中书令(宰相)。从此他便在大中华的民族、宗教、文化融合中大显身手。耶律楚材是十三世纪中国的一位大政治家和大学者。就他的政治活动而言,在窝阔台时期,他主持大蒙古国对中原地区的治理,使蒙古游牧贵族在适应中原封建文明的道路上大大前进了一步。他以本身积极的活动促使大蒙古国居庸关表里的地方很有特色的联系在一起了。现存的元代文献表白了邳州的庙宇与耶律楚材及元朝朝廷关系。耶律楚材在蒙古佛教宗师行秀大师(俗称万松白叟)处参禅三年,万松白叟认可他为世俗弟子,法号湛然居士。耶律楚材推广万松白叟“以儒家治国,以佛教治心”理念。

蒙古灭金后,身为宰相的耶律楚材来到邳州。按照他的治国理念,当然要兴建佛寺、孔庙。在《湛然居士文集》中,有一篇《重修邳州宣圣庙疏》:“宣尼万古帝王师,可叹荆榛没古词。重整庠宫阐文教,颙不雅观日月再明时。”

耶律楚材来邳州巡查,应该是1234年至1244年,元朝灭掉金国占领邳州。这期间耶律楚材恰好任元朝中书令(宰相)。是元朝举足轻重的人物。决定在与南宋攻防前线建立皇家庙宇,表示统一天下的决心,元太宗窝阔台敕旨建造是顺理成章的。也说明这时元朝的中心任务是统一天下,邳州一带是政治、军事、宗教、文化重要地区。上文提到元代皇家在大都建立庙宇基本上都是公元1279——1332年。大都作为皇家建立庙宇地方。在此以后统一天下,朝廷不成能在京城以外建立皇家庙宇。

如此规模的皇家庙宇,国家、佛教及地方典籍中却没有任何记载。本来,尽管蒙古统治得到认可,但他实行残暴的民族政策。建国后没有缓和反而加重了民族矛盾,几十年便被推翻。无论是邳州还是北京,寺庙中皇家的标识表记标帜“大”字就没有了。大汉族主义的文人学士不把元朝作为中华民族的正统看待。明太祖朱元璋当过和尚,大中华信仰佛教为主体,元朝就对宗教实行包容融合态度,明初当然“不看僧面看佛面”,巩固了佛教各派在中国谐和共同发展。以至于后来“大明正德十一年三月”即1516年,寿圣寺“住持发心比丘续时,同施主李经等”, 铸大铁钟一口,铭文称寺为“妙峰山寿圣院”而无皇家寺院的标识表记标帜“大”字了。耶律楚材去世四十五年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在大都主持建大圣寿万安寺,这个“圣寿”不能不说是受“寿圣”启发。“圣寿”也好,“寿圣”也好。恐怕都与天子寿诞有关吧。



所以各种典籍中没有下邳寿圣寺的记载,原因是这个寺庙不是汉族人传统的寺庙。他属于蒙古人的藏传佛教。据庙山退休教师李增启讲:58年大炼钢铁,发现庙山佛像不同凡响,佛像内也塑造五脏六腑。庙宇管辖范围与其余庙宇不是一个系统。这个庙管辖周围建秋(古称壍坵)、徐口、罗堂、王酒店四个庙宇。与周围其他庙宇没有多少联系。充分证明元代宗教融合留下的痕迹。这说明本来邳州就有“寿圣寺”。考目前全国能够查出寿圣寺(寿圣院)近三十座。最早是山西芮城寿圣寺,据称建于东汉永平十年(67),但历史资料最早只有北宋“元丰辛酉”年(1081)才见到,况且东汉永平年代全国只有下邳、长安有佛教踪迹。其次是安徽长兴寿圣寺,传说建于三国吴大帝孙权赤乌年间(238—251)。太原寿圣寺虽是北齐皇建五年(560)所建,但本来不叫“寿圣寺”,直到清代才改为现名。湖南衡山唐咸通年间建“寿圣”,但他不是佛教的寺而是道教的“寿圣不雅观”。其余均为唐以后所建,或古寺改名、改建。这样寿圣寺名称最早来自三国东吴。孙权的父亲孙坚汉末任下邳承(副县级),当时下邳正是严佛调、笮融崇佛时期,佛教不才邳发展方兴未艾。孙权家族崇尚佛教是符合史实的。况且当时张梁、张角、张宝“黄巾军”以道教“太平道”名义起义。道教为统治者所忌讳。江南道教首领于吉就是被孙权的哥哥孙策所杀。传说吴国太招赘刘备为女婿就是在镇江甘露寺大佛殿举行的。可见当时吴国对佛教的崇敬。尔后,应该是南北朝时期,下邳人建佛寺,引用东吴“寿圣寺”之名,也借此纪念这位下邳出生、为中国佛教在江南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吴大帝孙权也是顺理成章的。庙山寿圣寺应该和邳州占城石屋寺、四户白马寺一样为南(梁武帝)北(魏孝文帝)朝双方天子都酷信佛教时所建。

邳州皇家庙宇出现,说明窝阔台时期,朝廷为了巩固新占领的金国地区,并对南宋进行影响,把佛教的融合重点放在邳州。

【本文作者:崔学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476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