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莆田美食|陈氏红团、传统风味小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吴木头 发表于 2019-3-12 15:3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吴木头
2019-3-12 15:30:23 2883 1 看楼主
红团是福建莆田民间风味小吃,以吉祥文化为特征。红团形状为圆形,外皮以红色为主,馅料以绿豆、糯米、香菇瘦肉馅为主。红团技艺在民间发展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是独特的民间传统美食。



旧时莆田民间,做红团一般在腊月廿七、廿八两日内进行,除丧服未满的人家做白团外,家家户户都要做红团。因此,从做红团这天起,过年的气氛开始浓厚起来。红团寓意红红火火、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大吉大利。

莆田陈氏红团制作技艺经历代传承,技艺精湛,品类丰富,是一种代表性的地方风味美食。



莆田红团是莆田节庆、满月、祝寿、婚庆、乔迁等喜事中必用的吉祥美食,过去家家户户逢年过节或遇大喜大庆之日,必制作红团,以示喜庆与团圆。近年来,因莆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人家几乎不再做红团了,要用时找人定制,这门技艺的传承人与日俱减,传承出现濒危状态。故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庇护范畴,建立长期有限的庇护机制保证永续传承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歆宴缘 · 陈氏红团
陈氏红团的在传承与发展中,彰显特色。一是手工制作,陈氏红团传承莆田红团的传统工艺,在制作过程中力求手作,坚持做好地道本地味;二是流程规范,结合几代人的经验,不竭把红团的流程细化、完善,做好每一道环节;三是丰富馅料,在本来糯米馅料为主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时代人们的口感需求,增加新的馅料,丰富了红团的品种,并且成为脍炙人口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



陈氏红团从最早期的家庭作坊开始做起红团,乡里乡亲吃了她做的红团后都赞不停口;经历第二代和第三代的传承和发展,在红团印的图案文化上和技艺流程上,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到了第四代传承人陈煌歆,在注重标准化的基础上,尝试用不同的馅料,以符合更多人口味,让更多人体验到陈氏红团的美味与魅力。



与无数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者一样,陈煌歆一直为陈氏红团的这份传统技艺做着庇护与弘扬工作,像一块顽石一样坚定的守护在莆仙大地上,执着地奋战在莆仙传统美食工艺的传承与庇护的最前沿,用他的顽石精神诠释着这一职业的初心与匠心。



点击文末“了解更多”可购买陈氏红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大隻佬 发表于 2019-3-12 15:31:1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大隻佬
2019-3-12 15:31:18 看楼主
看着就很喜气哈[微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吴木头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883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