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劳动是孩子的必修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笑看人生458 发表于 2019-8-28 09:3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笑看人生458
2019-8-28 09:30:33 4308 0 看楼主


“如果让儿童自己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些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

劳动,从狭义的角度来说,主要包括社会公益劳动、工农业劳动(生产劳动)、家务劳动,需要一定的体力和一定劳动技能才能完成。让孩子参加劳动,对于孩子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再没有比劳动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育更有效的了。家长尤其应该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前者能增强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孩子对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后者能让孩子更深入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使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光荣和帮助他人的快乐,树立孩子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却不愿意劳动,不喜欢劳动。他们贪图安逸,喜欢享受,怕苦怕累,厌恶劳动,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此现象,家长们应该警醒了,没有受到劳动的磨练、没有养成劳动习惯的孩子一旦离开父母的庇护,用什么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某报载过这样一则消息:有一个10岁的孩子带了一个煮鸡蛋到学校,但又原封不动地把鸡蛋带回了家,因为他不知道怎样剥掉鸡蛋的外壳。这个孩子就是就读于东风小学四年级三班的南南。南南生活能力这么差,都是爸爸妈妈的责任。南南是家里的独生儿子,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从小就习惯了在爸爸妈妈的“全程服务”下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每天起床,南南只要一伸胳膊,爸爸、妈妈就来帮他穿衣服了,妈妈负责穿一只袖子,爸爸负责另一只袖子。一件衣服都得爸爸妈妈一起帮忙穿。南南经常得意地跟小伙伴说他家有“一主二仆”。接着,妈妈替他挤好牙膏,爸爸给他打好洗脸水,伺候南南洗漱。然后就是南南吃早饭的时间,爸爸妈妈每次都为他精心准备既有营养味道又好的早点。等南南吃完饭,妈妈给他穿上外套,爸爸帮他背上书包,南南就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妈妈还经常跟南南说:“你只管念好书,生活上的事儿爸爸妈妈包了。只要你能考出好成绩,就是把你当‘少爷’伺候,爸爸妈妈也心甘情愿。”

父母的娇惯使得南南在学校除了上课,什么都不会。除了那鸡蛋的事情,南南还出过一次丑。那次年级搞洗手绢比赛,就是这么简单的劳动南南也不会,只好看人家怎么做自己也跟着怎么做。于是,南南学着同学的样子往手绢上搓肥皂,但是他不知道手绢还要漂洗一下。为了自己能够第一个完成任务,南南黏黏糊糊地就把手绢挂在绳子上了,惹得老师、同学们都哈哈大笑。



案例二有一个男孩,从小父母双亡,一直和爷爷相依为命。突然有天,爷爷告诉自己的孙子:“孩子,爷爷的眼睛瞎了,从今往后你就是这个家的当家人了,你一定要坚强起来。”于是,这个才十多岁的孩子被迫承担起了全部的家务和照料爷爷的责任,在瞎爷爷的口头指点下,开始过起了漫长而辛苦的日子。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受伤、劳累,他渐渐学会了许多劳动的好本领,终于成为了一个坚强、能干的当家人。这个时候,爷爷才告诉他其实自己的眼睛并没有瞎,它所以骗他,是为了能够让他尽早学会独立,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专家分析;现在的不少孩子,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洗袜子、洗手绢,懒得收拾书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懒得冼脸、洗脚,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倒。为什么孩子们如此懒惰,不爱劳动呢?

父母过于溺爱孩子,怕孩子受累受伤。新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曾经说过:“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我认为最主要的应该是爱和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予子女适当的父母之爱,在政治上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人才,成为真正有作为的人。



父母对孩子“过分的关怀”和“包办代替”是造成孩子不爱劳动的主要原因。不少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担那么重,功课又那么多,便总想自己多做点事情好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好好学习。包揽了全部或大部分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尤其是在一些城镇家庭,不少家长什么也不让孩子做,导致孩子在父母赐予的“特权”下逐渐产生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惰性。这些家长认为“自己小时吃过苦,现在孩子不能再吃苦”,认为今天的孩子就是应该享福的一代,用不着吃苦受累。殊不知,这种做法在无形中限制了孩子动手的机会剥夺了孩子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取成功喜悦的机会,使得孩子养成不爱劳动的不良习惯,更严重的是,孩子还有可能在父母那些“善意的关心和帮助”中丧失独立做事的自信心和能力,对父母产生过度的依赖心理。

2.家长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业。



有些家长虽然也明白应该让孩子参加一些必要的劳动,但是看到孩子学业负母过于宠爱孩子,怕孩子受累受伤。担那么重,功课有那么多,便总想自己多做点事情好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好好学习。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笑看人生458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30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