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英雄Command Line Heroes是世界领先的企业开源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红帽(Red Hat)精心制作的原创音频播客,讲述开发人员、程序员、黑客、极客和开源反叛者如何彻底改变技术前景的真实史诗。该音频博客邀请到了谷歌、NASA 等重量级企业的众多技术大牛共同讲述开源、操作系统、容器、DevOps、混合云等发展过程中的动人故事。
工程技术开始进入世界各地的各种非工程领域。在 2008 年,Ayah 获得了 Eyebeam 艺术和科技中心的奖学金,就在这里,她创造了 littleBits。它是一种类似于乐高的、采用预制的、可以用磁性吸附的电子块,不过它们还包含了 LED 灯、声音传感器、发动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等。
00:04:51 - Ayah Bdeir:
所以当你拿出一个 LED 灯,装上电池,它就亮了。你可以在中间放一个光传感器,这样你就得到了一个小夜灯。你再将发动机和轮子装上,现在这是一个光动车了。如果再加上低功耗蓝牙模块,你就可以用手机来激活它。所以你并不需要是一个工程师,只需要花几秒钟就可以组装它。它们可以用磁铁扣住,就像是有魔法,而且扣住的时候声音听起来很美妙。
那时我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开源硬件,但是所有的东西,你只需要一个螺丝刀就可以轻轻撬开。因此,这是某种自带的文档。你不会在没有电路图的情况下修理你的 Apple II 的软盘驱动器,所以你可以深入挖掘电路图。可是如今,这不再是现实了。现在你的硬件是在一个美观光滑的玻璃柜中。由此可见,自愿分享硬件的年代已经结束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必须想出一种方法让人们分享它们。
这实际上并不是开源硬件标准化的第一次尝试。在 1997 年,一个名为 Bruce Perens 的人创建了一个开源硬件的认证项目。他是一位著名的开源人物,因为他在同一时期帮助创建了最初的开源软件准则。这些被一个叫做开源倡议Open Source Initiative(OSI)的组织管理着。但是在 1997 年,并没有围绕这个认证项目产生什么影响,随着新一代的创客开始出现,更新这些原则是有意义的。在开源峰会上,她们会让所有人都就开源硬件的标准化定义和最佳实践达成一致。仅仅让大家聚在一起,分享想法和项目似乎就能启动这个社区。但随后的讨论转向了定义开源硬件的含义。
00:22:57 - Ayah Bdeir:
有一些纯粹主义者认为,除非整个工具链都是开源的,否则不能称之为开源硬件。其他人会说,“不,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我使用的一些电路设计工具或是 3D 打印机并不是开源的,但是它们是可以使用的,并且有免费的版本。”至少软件是这样的,因此,这就足以让你复制和修改那些发明。因此,为什么开源硬件的工具链必须全部是开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