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节:犹记当年玩乡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文面书生 发表于 2022-8-14 16:0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文面书生
2022-8-14 16:03:46 9089 2 看楼主
玩乡会

文/衡敦壮 图/青青子衿



每到春节,邳州的农村各地村庄,便会锣鼓喧天、载歌载舞。这是各村庄在“盘乡会”。乡会其实也就是民间舞蹈的一种表现形式,邳州民间舞蹈历史悠久,从车辐山埠上汉墓群出土的汉画像石图案中,可以看到舞袖杂技舞蹈在汉代以前己经盛行。邳州的民间舞蹈很多,有落子、花车、花鼓、跑竹马、花挑、旱船、高跷、黑驴、舞龙、舞狮、腰鼓、扇子舞等十余种。民间舞蹈由服装、道具、乐器、唱词、曲调、配以舞蹈动作等综合而成。多在春节前后闲暇时间以乡会的形式在各集镇乡村演出。所以也有把乡会称为春会的,但与由庙会衍生而来的以商品交流为主旨的春会有本质区别。

说起以前的乡会,有很多乡会会规。每年农历十一月,会头(活动组织者)便筹集会用资金、粮食,聘请唢呐班,添补道具,设置驾屋,挑选演员,聘师教授盘会。乡会活动地点、办公场所称为驾屋。驾屋内设菩萨、阎君神位,内置桌凳、糕点、茶水等,有一会头看守,负责招待他村来演出的会头玩友,调解村会之间的矛盾,收集别村上香时压的红纸贴等。乡会的旗帜是壮威的道具,其中“坐督旗”上绣龙凤,红底白边或白底红边,是乡会的信号旗,信号旗一走,乡会正演着也要停止,跟随信号旗走。另有上绣虎或狮的大旗二面,称为门旗,演出时置于驾屋门前,离村时扛走后,他村的门旗才能放置。其它还有三角、长条等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旗帜,数量数十上百不等。乡会年前排练,正月初二至邻村试演,初三赴远村演出。演出前要鸣锣三声,烧香行礼。演出后会头要进驾屋行上香礼,把红纸贴压在香炉下。玩友喝茶、饮酒、吃点心,唢呐班接受赏钱。有时为该村至亲好友另演一场,叫“送闲场”,亲友要送烟酒糖果等,若置吃饭时还要酒饭招待,若与其它村会巧遇,要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演出,或让名气大的演出。乡会注重礼尚往来,若甲村到乙村演出,乙村也要到甲村演出。为请他村乡会到自己村演出,而先到他村演出,称“勾会”。每年正月初八至十五,为各乡会“抛纸”时间,会头带会员鸣锣行上香礼后,便卷起神位,至庙宇烧掉,称“抛纸”,取送神之意。然后 演出一场收拾道具,会餐,宣告一年演出结束。



乡会的形式有狮子、旱船、落子、挂鞭、竹马、高跷、花车、花鼓等,演出的内容随着时代有所变化。建国前至1960年代,乡会仍盛行,文革期间遭禁止。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80年代,农村大包干后,农民有了土地经营权,囤子里有了粮食,能够丰衣足食了,他们的心里掩饰不住的欣喜。加上传统文化的开禁,在广大农村兴起了开展乡会活动的热潮。每到春节前后,村村盘乡会,庄庄锣鼓喧。全县各乡镇都号召村里排演乡会,活跃村民春节文化生活。乡镇举办春会串演,挑选优秀节目进县城,在县里举办的文艺汇演中展示乡会节目,然后评比发奖。各村乡会在春节期间在邻边乡镇各村庄互访演出,有的都演到铜山、贾汪,甚至到山东省的兰陵、枣庄等地。

记得1983年的春节,我们村排了狮子、落子等乡会节目,在村东的大场上(用于打麦子的场面)树起了大旗,搭起了驾屋。春节前组织排练舞狮等节目,村民们踊跃参与。我给演员们编写了新的节目台词,大都是宣传党的农村政策,反映大包干给农村带来的可喜变化等内容。为了延长演出时间,他们又增添了一个独杆轿的节目,村内一个性格诙谐的大哥扮演到下乡巡查的县太爷,只见他头戴乌纱,身穿蠎袍,滑稽的扮相和夸张的舞蹈动作引的全场哈哈大笑。他坐在一根木棍的独杆轿上正忘乎所以地表演着,忽然一阵锣鼓声,一支高跷舞队伍从远处载歌载舞奔来,一队花枝招展仙子般美丽的姑娘们踩着高跷飘然而至。领头的姑娘更是人才出众,相貌俊美,这姑娘不但长的漂亮,歌声更美!一曲民歌《摘石榴》听的他如痴如醉,他忘了自己还坐在独杆轿上,竟然探出身子,说:“你这石榴我想摘”!谁知他身体失去平衡,一头栽下独木棍,头上乌纱帽摔掉,露出了他的秃头。只见那高跷姑娘微笑着弯下腰,用手中彩扇挑起了地上乌纱,说:“大叔,想吃石榴找你儿子去”。然后一下就把帽子甩到了他的禿头上。引的全场一阵大笑。

后来听说,这高跷姑娘原来是他没过门的儿媳妇,曾来过他家一次,他没太认清,但是儿媳妇却认出了老公公。当他戴上乌纱后才发现是儿媳妇,竟然毫不羞愧,拉着戏腔说:“谢你给我拾起乌纱,你们在这与民同乐,本太爷到别处巡查去了”!然后手拍抬轿之人,说:“小子,还不快走,她是我儿媳妇。”这段真实的故事,后来很长时间成为我们村里的一段笑谈。



作者简介




衡敦壮 ,男,汉族,江苏省邳州市人。1982年起从事群众文化工作至今,大专文化,中级职称。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徐州市戏剧文学学会会员,创作戏剧作品获中国戏剧家协会金奖。文化部新创作剧目奖等。戏剧、曲艺作品在《新剧本》、《剧影月报》、《徐州戏剧》等刊物发表。撰写诗歌、散文、民俗故事、民间文学作品近百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6楼速度来吃翔 发表于 2022-8-14 16:04:43 | 只看该作者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zyclj 发表于 2022-8-14 16:05:58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zyclj
2022-8-14 16:05:58 看楼主
小的时候,春节期间经常见到玩乡会的。那时候没有多少其他好玩的地方,吃过早饭,就一直在村头等乡会。很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文面书生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9089 | 回复: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