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连防”地名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晚景入寒窗
2022-10-27 09:20:15 15569 0 看楼主


编者按:“连防”曾是邳州的一个乡,2000年并入铁富镇。在周边老一辈人的口中,“连防”很少被叫作“连防”,而叫“梁不山”或“连防山”。连防多山,艾山、虎皮山、小山人尽皆知,也很容易找到具体位置。但要找到“连防山”,还真不是那么容易。我姥姥家就在连防,小时候没少在连前连后半店那片游荡,“连防山”在哪里,还真不知道。
前几天陪同几位朋友寻找台儿庄战役虎皮山、连防山狙击战旧址,转了好几圈、问了几个人才找到被民居包绕的所谓“连防山”。远处看,是看不到这里有山的;走进去,才可以发现,这里确实高于周围,略有些山的意思。新近落成的连后村党群服务中心就建筑于此,站于大门东望,颇有些临风举袂、登高凭栏的意趣。地名都是有来历的。“连防”为什么叫“连防”?难道与台儿庄大战国军在此阻击有关?我知道,不能凭主观臆想想当然。于是咨询于地方史志颇有研究的翟希仲老师。翟兄首先否定了我的猜测,然后截了几张邳州老史志相关记载的图给我看。看后不禁哑然失笑:“连防”二字由来已久,哪里是主观猜测的那样?于是建议翟老师对此做一番考证、进行一番梳理,以释疑,以广知。翟兄欣然允诺,于是有《“连防”地名考》于此。

“连防”地名考

翟希仲/文         
“连防山”一词见于邳州诸志。《邳州志(乾隆)卷一.山川》(以下称乾隆版):连防山在城西北十里,有石防与艾山相接,故名。《邳州志(嘉庆)卷三下.山川》(以下称嘉庆版)、《邳州志(咸丰)卷四.山川》(以下称咸丰版)亦如是记。城即邳州城,今邳城,艾山南洪福山之阳。由此可见,连防山一词由来已久,且与艾山相近,当是因防护而名。连防山在哪里?乾隆、嘉庆、咸丰均记载连防山在城西北十里,艾山在城北五里。依此说连防山在艾山西北。咸丰版甚至记载“连防山西北为依宿山”,显然此版所记三山位置有讹误。《邳志补(民国)卷六.山川》(以下称邳志补):艾山东北麓(前志作西北,非),伏三里而起者,曰连防山,左有古防绵亘数里,山小而卑,其上章(嶂)四围平坦,居民依焉,去城十五里。可见,三志中所载连防山就是现今连防山。那石防是何?乾隆版关于艾山的词条:艾山在城北五里,山多产艾故名。后魏地形志,武原郡有县即置于此。乾隆卷九古迹记:艾山废县,在艾山东北一里许,距新城六里,魏武定八年置,属武原郡,盖以艾山得名,今被沙淤,微有形迹。所以,连防山当是艾山县所在地,连接连防山与艾山的石防,就是艾山县城的城防,当地百姓称之“圩子”,至今连防还有圩子里外的说法。连防山因山小而低,居民一直依山建房,新中国成立后,连防山脚仍是乡政府所在地,商贸集市亦在该处。而百姓口中的“梁步山”、“两劈山”(音)等,当是音误吧?再后来,连防山居民增多,“连防”一词逐渐取代了“连防山”。

乡村 | 文化   邳州图话   文学 | 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晚景入寒窗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1556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