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蒋大兴:发现公司利益的制度逻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rambo2277 发表于 2023-5-15 07:47: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rambo2277
2023-5-15 07:47:58 9941 0 看楼主
点击上方 “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您喜欢这篇文章吗?请滑到文末给我们点亮 “在看” 吧!

编者按:本文为蒋大兴教授为沈晖新著《公司利益的法律解释》所作的序言。



(点击图片购买)

这是一本迟出的著作。是沈晖的第一本专著,也是他的博士论文。沈晖是我在北大带的第一届博士生。也是跟随我北漂读书的第一位南大学生。

这本书的初稿完成于2012年,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其后,压在沈晖的箱底差不多又是10年。十年磨一剑。但今天大家看到的这把“剑”仍是十年前的样子。即便如此,我们仍能强烈地感受到“公司利益解释”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实务界,这依然是一个未能很好完成的领域,甚至经常处于无解状态。这些年,有关公司利益的理论解释以及制度设计、案例演化等等,均未取得太大进展。我们对阿里、腾讯这些“伤人的”公司新贵,以及“三桶油”等这些传统的“垄断国企”,或者康美药业等沉迷于说谎的公司,仍然缺乏有效的规制方法。隐藏在其后的公司利益的制度逻辑并未有效地生成、合理地构造、准确地被识别。在公司利益、股东利益、债权人利益,甚至公众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等这些利益圈层的融合、竞争、冲突过程中,法律仍然未能游刃有余、形成一种完美的权力/权利/利益/责任的分配格局。这是中国公司法学界的基本状况。这十年间,我们虽然发表了不少论文,致力于公司法的“进步性改革”,但学术的进展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关于基本范畴的研究,仍处学术发展的初级阶段,值得记忆的文章,寥寥可数。这也意味着十年前,我和沈晖商定的这个论文领域,是不乏远见的。

这部作品初步讨论了公司利益作为独立团体利益的价值、揭示了公司利益的独特生成路径——意思形成与意思表示的分离,提出了公司利益具有层次性、不确定性、动态性等多元气质,进而对公司利益的客体范围、公司利益的识别等影响公司利益判断的诸多重要问题尝试进行了解释。这些讨论试图秉持解释论的方法,为我们逐步展现关于公司利益的宏大宫殿的内部场景,尽管沈晖在法教义学解释工具的运用方面还不成熟,有关解释判断的成文法以及判例法的论据使用也还存在很大的努力空间,尤其是,在这部作品中,我们每个人所看到的公司利益宫殿的内容也可能存在差别,但客观来说——沈晖是有自己的贡献的。

博士学位论文事后如果能够被评价为“有贡献”,这个博士学位就没有白读。更何况,这个“有贡献”是在沈晖毕业十年后,我以及可能存在的“我们”所做的判断。虽然,在这十年间,我对沈晖有很多不满意,例如,他并未按照我最初的建议或者设计,离开现在所供职的单位,以便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再比如,他回到金陵脂粉地,一头扎进实务的圈子里,赚得盆满钵满,房子买了一套又一套,老婆孩子热炕头,在六朝古都生活得很安逸......。

可是这些都不能让“为师的我”满意。

我一直认为,他是做学问的料子。虽然年纪有点大(只比我小一岁)、英语有点差、口才很一般、长得也不好看......,但作为南京的江北人,他有一种我很少看到的执拗劲,而且喜好读书/乐于做笔记,有很好的“发散性思维”。当年在南大,他跟着徐棣枫老师读知识产权的研究生,却偏要写关于公司资本制度的毕业论文时,我就发现了他的这些长处。

我一直认为,人的一生,只要持续坚持做一件事,大概率就能成功。何况在沈晖身上,还有很多可以“做好学问”的优点。

因此,当他越来越成长为一个小有名气的金陵讼师后,我对他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失望的。所以,他毕业后偶尔有几次见面或者打电话,他还会捡我爱听的说,比如,他要继续做学术,云云。对此,我多半已是一笑了之。人生没有太多的十年可以等待。我其实已经不是很相信(严格来说是不那么在意)他说的话了,毕竟,学生一茬一茬的,在不断交替的希望与失望之间,我已不像十年前那样充满期待。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人在入学考试/申请时会跟你说,自己这一生是要做学问的。但一旦入校/或者毕业,你就会发现他/她之前不过是跟你开了个玩笑,当不得真的。而且,现在的这一代真的不简单,他/她们有超强的自信心和健忘能力,他/她可以一边开着公司、干着律师、做着投资人,一边在你满目疑问中言词凿凿地说“自己仍然是要继续做学术的”!或者“自己为什么不适合做学术”了?你发现,他/她说的都对。只是,当老师近30年,越来越疑惑——为什么现在的一些法科学生,一点契约精神都没有?与此同时,还炉火纯青地滥用着合同解释权。

当然,自己选择的路,自己开心就好。只是但凡做不到或者可能没打算做到的事情,就没有必要在师长那里如此言之凿凿,让人感觉被欺骗。人类社会再怎么道德沦陷,欺骗还是很伤人的。好在“五十而知天命”,这些年来,我对学生的工作意向已不那么强求。人家只是跟你求了几年学,你有什么资格去设计他/她的一生?

但凡活到今天,我和沈晖们大体上已经知道自己这一生需要什么。这和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前,甚至刚毕业、刚进入大学时的懵懂状态比较,我们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想,沈晖应该是很清楚自己现在到底需要什么?虽然这种需要曾经可能是“有层次的、动态的、不确定的......”。早些年还年轻时,他可能追求忠于爱情、照顾家庭、孝顺父母,因此,努力挣钱是他的主要事业。也许,现在回过头来,仓廪实的他开始怀念读书和求学的好日子。出版这本书,可能是对其博士阶段的一种纪念。虽然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对他重新回归学术道路的一种开始。这个开始并不晚,我们很多人、很多事都是从五十岁后才开始的。虽然这可能是伤人的,例如,第二次握手......。但人生的阅历多了,对生活、对情感、对国家、对社会、对公司的理解也可能会更透彻,这也会更有利于做学问。因此,社会科学在某种意义上是老年人的事情。

这也可能是我依然愿意给沈晖这位“老讲师”写序的原因。我内心其实一直希望自己认为“很不错”的学生,能够继续其学术的道路。何况,沈晖在十年前就创作了“好作品”。

虽然,如同很难判断何者为“好公司”一样,我们有时也不太好判断什么是“好作品”?但我很清醒地知道,沈晖这部著作的最大意义在于:他将耳熟能详的生活语词——公司利益——拉入了学术的视域;他开发了一个不太被重视的学术富矿——试图发现公司利益背后的制度逻辑;他尝试用法律解释的方法,系统解构公司法中的核心范畴;他昭示着公司法研究已经逐步从“制度关注”转向“范畴解释”......。凡此种种,皆为进步。

希望沈晖能籍此重新开启自己的“学术春天”。

是为序。





(点击图片购买)

公司利益的法律解释

沈晖 著

内容简介

本书系运用解释论方法、从法律和治理角度对公司法中的基本范畴和核心范畴“公司利益”进行专门研究的学术专著。

全书共分五章。章指出,公司利益是一种 立的团体利益;二章分析了公司利益的不确定性及其产生原因,指出了此种不确定性对公司的 要性;三章指出,公司利益并非股东利益 大化,而是利益相关者综合利益,这些可“综合”而成“公司利益”的各主体利益即为公司利益的构成因子;四章对公司利益可享有与追求的范围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如财产利益视角下的公司机会规则、公司的生存利益、公司的长期利益、对公司利益客体范围的限制等;五章探讨了公司利益识别的分类与功能。

公司利益是公司追求的 目标,是公司制度建设的根本,以公司利益为主题研究公司法,是一个创新性、方向性的学术课题。本书尝试用法律解释的方法,系统解构公司法中的核心范畴,对推进公司利益的深入研究、促进公司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作出了开创性的学术贡献。

作者简介

沈晖,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江苏经贸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出版了《保险经营中的告知义务》(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企业并购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等著作,在《当代法学》《南京大学法律评论》《财经法学》《证券法苑》等刊物发表论文近三十篇,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了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有企业中 利益保护模式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 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中国证监会课题、 人文社科基金课题等十余项课题。

目    录

序一 发现公司利益的制度逻辑/001

序二 沈晖个人利益的一个构成因子/001

第一章 通往团体利益之路——公司利益的生成路径/001

一、作为 立团体利益的公司利益/005

(一)作为 立利益的公司利益/005

(二)作为团体利益的公司利益/009

二、什么样的团体利益:公司利益构成的观念分歧与理论基础/013

(一)关于公司利益构成的观念分歧/013

(二) “公司利益”构成分歧背后:公司目标理论分歧/033

(三)分歧的焦点: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保护模式/036

三、公司利益的生成路径/058

(一)利益与公司利益/059

(二)公司的价值判断是公司利益关系形成的核心步骤/062

(三)公司的价值判断何以形成?——以意思形成与意思表示分离的视角考察/062

四、初步的观察:代结语/079

二章 揭开公司利益不确定性的面纱/089

一、不确定的公司利益/094

(一)不同类型公司间利益构成之不确定性/095

(二)同一类型公司在不同 间公司利益构成之不确定性/095

(三)同一公司在不同阶段利益构成的不确定性/096

(四)特定权益是否属公司利益的不确定性/097

(五) 特定情境下管理层是否“为公司利益”行事判定的不确定性/097

二、公司利益不确定性探源/098

(一)语言的模糊性/099

(二)价值的任意性与主观性/101

(三)法律漏洞/103

(四)利益种类的多样性/104

(五)公司利益衡量标准的不确定性/105

(六)公司的营利性特征要求不确定性/108

(七)公司利益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司法机关根据现实变化调整司法态度/111

三、公司利益不确定性之实体控制/112

(一)对公司利益构成的控制/113

(二)对公司利益客体范围的控制/113

(三)对特定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的控制/114

四、公司利益不确定性之自我控制/115

(一)公司利益不确定性之组织控制/116

(二)公司利益不确定性之程序控制/121

五、公司利益不确定性之司法控制/130

(一)因语言模糊性产生的不确定性风险之控制/130

(二)法律漏洞产生的不确定性的司法控制/131

(三)公司利益不确定性司法控制的标准/132

三章 公司利益的构造/145

一、公司利益的总体构造/148

(一)公司利益并非股东利益 大化:通过证伪的方法说明/148

(二)实践中的公司利益总体构造:利益相关者综合利益/151

(三)反思利益相关者理论:质疑与回应/152

二、公司利益的构成因子/163

(一)信托模式下的公司利益构成因子/164

(二)参与模式下的公司利益构成因子/177

(三)被忽略的话题:董事利益是否是公司利益的构成因子?/187

三、动态的公司利益层次结构/191

(一)公司利益的动态结构/191

(二)公司利益的层次结构/195

(三)公司利益层次结构在不同情境下的动态表现/197

四、公司利益构造的中国问题/228

(一)集团利益与关联企业间交易规制路径的选择/228

(二)雇员利益融入公司利益:中国法下参与模式的问题与出路/241

(三) 利益融入公司利益:参与模式是否 要?/249

四章 公司利益客体的范围/255

一、公司利益客体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公司所得享有的权利/259

(一)公司权利是法律化的公司利益/260

(二)公司利益的范围广于公司权利/261

(三)公司利益客体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得享有的权利/262

二、公司利益客体的范围/263

(一)财产利益及其视角下的公司机会/264

(二)公司的生存利益:一种人身利益/268

(三)公司利益客体中的长期利益:以商誉权为例说明/284

三、公司利益客体范围的限制/289

(一)基于团体性质而不得享有特定种类的权利与利益/289

(二) 公司可否谋求政治利益?———以政治捐赠的法律规制为例/290

(三)公共利益对公司利益的限制/301

(四)公司不得享有对自身的控制性利益:以控制权转让溢价的取得主体为例分析/306

五章 公司利益的识别/311

一、公司利益识别的分类与功能/313

(一)公司利益识别的分类:以识别主体与时间为标准/314

(二)公司利益识别的功能/317

二、公司利益的事中识别/321

(一)识别组织/321

(二)识别程序/325

(三)我国公司利益事中识别机制的完善/342

三、公司利益的事前识别/356

(一)问题的提示:从一则案例提起/356

(二)公司利益事前识别的正当性/359

(三)公司利益事前识别的比较法考察/361

四、公司利益的事后识别/372

(一)公司利益的事后自我识别/373

(二)公司利益的司法识别/398

参考文献/417

来源:杜威法律公社

声明

部分图文信息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本公众号为学习交流平台,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经核实后及时删除。凡转载本平台原创内容/整理编辑文章或者直接引用本平台内容,请注明出处。投稿邮箱:mfdrdwtyj@126.com。



选择关键词进入专题参考

刘贵祥   桑本谦   最高法法官会议纪要

医疗损害   用工认定   婚姻家庭

侵权责任   工伤   合伙协议

扫码二维码关注

让民法典始终在您身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rambo2277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994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