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家级名单,邳州+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长江东路 发表于 2025-3-18 22:5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长江东路
2025-3-18 22:55:10 2112 0 看楼主

3月17日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

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其中

邳州刘印玲被认定为

纸塑狮子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刘印玲,1956年5月出生,1980年开始学习纸塑狮子头制作技艺。40多年来,她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研究,更新材料创新品种,扩大邳州纸塑狮子头的使用范围。
?2010年被评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14年被评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据悉,刘印玲与纸塑狮子头的缘分,始于她的丈夫。刘印玲的丈夫一生致力于纸塑狮子头的制作和传承。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刘印玲也对纸塑狮子头制作工艺萌生了强烈的兴趣,逐步掌握了全套制作流程。丈夫离世后,刘印玲毅然接过了传承的接力棒,成为了邳州纸塑狮子头的传承人。


邳州纸塑狮子头第五代传人刘印玲说:“我的技艺都是向公公婆婆学的,这一坚持就是40多年。”






“纸塑”工艺是邳州狮子头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最大特点。它是一门融合雕塑、裱糊、扎制、绘画的综合造型艺术,极具苏北地方特色。因其外形主体由纸塑制成,故而得名纸塑狮子头。邳州纸塑狮子头造型略呈梯形,不塑耳朵,嘴部平齐,区别于南方效仿门狮的“蛤蟆嘴”,被称作“青蛙嘴”。


刘印玲说:“我们的狮子头一共9个型号,大的得做半个多月,小的也要三四天。以前装饰用牡丹、祥云、莲花,现在换成邳州特色银杏,寓意更独特。”






当下,刘印玲借助互联网平台,大力宣传纸塑狮子头的文化价值与制作工艺,成功吸引众多网友关注。不仅如此,她还与当地旅游企业携手,开发纸塑狮子头相关旅游纪念品,助力这一古老技艺走出邳州,迈向更广阔市场。


刘印玲表示:“我一心想把纸塑狮子头做大做强,将这份传统非遗文化好好传承下去。”

记者 | 赵胜海 马艺萌 杜洋
编辑 | 程智 责编 | 朱昱
编审 | 张瑞 监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长江东路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211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