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注意!教育部对这类学生证书有了新规定!哪句话不能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望月思真 发表于 2018-11-1 11:2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望月思真
2018-11-1 11:26:09 3001 0 看楼主
来源:新华社

近日,教育部要求,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产生的证书需标注“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等字样。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办理办法(试行)》。



为规范办理面向中小学生(包含在园幼儿,下同)的全国性竞赛活动,防止活动项目过多过滥,切实减轻中小学校(包含幼儿园,下同)、中小学生和家长负担,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办理办法(试行)》《关于清理规范创建示范活动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办法要求:

从严控制、严格办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

竞赛应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主办方、承办方不得向学生、学校收取成本费、工本费、活动费、报名费、食宿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费用,做到“零收费”。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嫁竞赛活动成本。

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在竞赛产生的文件、证书、奖章显著位置标注教育部批准文号以及“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等字样。

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实行清单办理制度,清单每年动态调整一次,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公布并正式印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各类教育机构不得组织承办或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清单之外的冠以“全国”“国家”“大中华”等字样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不得为违规竞赛提供场地、经费等条件,一经发现,将予以严肃处理。

据悉,近年来,一些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了诸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竞赛活动,由于缺乏规范和办理,有的违反规定擅自组织进行,有的存在严重“应试”倾向,有的与招生入学挂钩,有的名为发展教育实为谋取利益,各类竞赛造成了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此前,教育部研究制定并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了《关于规范办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要求现有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一律按办理权限进行重新核准,未经重新核准的,不得再组织开展活动。公告下发后,教育部以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的清理整顿,查处了一批违规竞赛活动。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过去竞赛活动的乱象,与监管机制不健全有很大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望月思真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00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