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 11 避坑指南|商家的 4 大套路,你中枪了哪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河源人在厦门 发表于 2018-12-14 13:1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河源人在厦门
2018-12-14 13:10:21 2944 0 看楼主
双 11 本来是为了省钱而买,但现在各种优惠活动眼花缭乱,商家套路多、东西不好用,反而会让大家多花很多冤枉钱。



与其买回来才后悔,还不如下单前就避坑。

这次我们的资深购物达人 @上上签就总结了她这些年来在双 11 踩过的坑、吃过的亏,把双 11 各商家们“看似打折、实则坑爹”的套路一一戳穿,还为每种套路都准备了破解方案。

话不多说,一起来看:

商家的 3 大套路,你可能全中枪

- 先涨价后打折 -


这是老套路了,常见于一些声称打 5 折甚至 5 折以下的商品中。

图书在每年双 11 都有所谓的半价大促。但其实,很多热门畅销书会提前涨到 9 折甚至原价,这样一来,即使打了 5 折也和平常价格相差无几。



以某本书为例,双 11 打 5 折,还不如日常的最低历史价

后来我发现很多超市品类也很爱搞这一套,像天猫超市的生鲜产品,名义上做接近 5 折的促销,但也暗暗地提前涨了价。

我经常买巴沙鱼,一般来说 9 块钱就能买到一条冷冻鱼片,现在需要 15 元,还得多买才优惠,完全没惊喜。



破解办法很简单:擦亮眼睛,学会用比价 APP,避免踩坑。

我本身最常用的是慢慢买 APP,在商品下方会有价格走势图。

或者在电脑上下载“惠惠购物助手”的插件,鼠标扫到价格那里都会自动浮框近一年的历史价格,是低价还是坑爹,一目了然。

- 旗舰店不是最划算 -


很多时候我们种草了一个产品,就直接在旗舰店下了单。可能默认了这是既能保证正品、又能享受折扣的唯一途径。

但其实同一产品,在天猫超市/天猫国际/集团旗舰店等,都可能出现比旗舰店更低的折扣。

以 Swisse 的蔓越莓(30 粒装)为例,目前官方旗舰店的价格是两瓶装 274 元:



而在阿里健康自营,税后两瓶总价为 175 元,便宜了快 100 块。



天猫国际自营价格最低,只要 165 元两瓶。并且 88 会员还有 95 折优惠,算下来只要 157 元。



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再举一个我常买的身体乳的例子:

旗舰店每 100ml 的价格是 10.8 元(套装 400ml+100ml=54 元)。



天猫超市更便宜,每 100ml 价格为 9 元(400ml 装满减后 36 元),如果是 88VIP 再叠加超市购物卡优惠,更能 8.5 折拿下,平均每 100ml 是 7.7 元。



还有一个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正品渠道:屈臣氏旗舰店。

结果它是最划算的,每 100ml 才 7.5 元(2 支 400ml=60 元)。



旗舰店并不等于最划算,破解方法也很简单:

在集团旗舰店、屈臣氏天猫旗舰店、天猫国际、天猫超市等正品渠道多做一些横向对比,货比三家,说不定有更多惊喜。

- 优惠装并不会多买多划算 -


看到“优惠装”三个字,大家必然会以为多买多划算吧,其实不然。



以全棉时代为例,16 年双 11 我买了它家最火的棉柔巾 18 包套装。天天洗脸都用,到了 18 年还没用完……

但最让人桑心的是,我发现单买和套装——竟然一个价!



不信你除一下,价格是一样的

针对这样的套路,只需要记住:活动页的主推款必然是商家在优惠上“动手脚”最多的,却不必然是最便宜的。

不要盲目买,必然要搜出单买的价格来对比。

再比如京东的法国依泉,主页上保举的喷雾 2 支装,价格是 148 元,每支 74 元,再加送几支小样。



看着好像还 OK,但一查才发现,单买是 76 元,并且送的还是 50ml 的中样……



EXCUSE ME? 一算套装每瓶才省两块钱?

并且 Plus 会员价格差距更小,套装比单买才便宜 1 块钱.....

堂堂 Plus 会员,享受的优惠竟然更小,商家你们的诚意呢???



上面说了 3 种电商优惠常见套路,还有一个。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留意过,双十一包裹寄来,有些快递箱上写着“电商专供”字样:



我曾经把这种“电商专供”的纸巾和超市买回来的对比过,发现克数和大小规格果然都有区别。

其实“电商专供”还真不是个例,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

要小心“电商专供”

首先,什么叫电商专供?

家电、卫浴、成衣等品类,品牌为了避免价差大、减少线上和线下的利益冲突,往往会分两种规格,甚至找不同的生产线和代工厂来生产。

但它们都是正品,也不影响使用,只是在使用感上会有不同。

像我刚提到的纸巾,我在双 11 买到的和超市里的,能明显看出大小和纸张厚薄不同;

我也试过同一款大衣,从吊牌上看含绒量、羊毛比例,都是实体店的用料更足。



但我觉得还是在接受范围以内——毕竟比实体店便宜了很多。

有些可以省,有些不能省。比如电器、卫浴这种长久使用的产品,我就很在意是否被“电商专供”偷工减料了。

我从本年的新闻中找了几个案例,大家感受一下在家用电器中,“电商专供”和线下购买的不同:

某知名品牌的电磁炉,线上同款少了一些部件:



左边是在线上购买的电磁炉,右边为在线下购买的同款;左边电磁炉缺少了红圈标注的零部件

按照宁波市市场监督办理局抽检对比结果,一些大家比力熟悉的知名品牌:

奔腾、松下、飞利浦和飞科的电吹风;Little Swan、SANYO、美的、海尔的洗衣机;苏泊尔、美的、九阳的豆浆机等等……

上述品牌的这些产品,线上和线下不同渠道购买,在性能和材质上都有不同。



我前几年在京东买了一个空调,后来我爸也去实体店买了一个同款的,价格比我的贵了 2 千多,但我爸买的那台能耗更低,制冷也更快。

总之,这些“电商专供”产品买时便宜、用时吃亏,还是需要谨慎一些。

针对“电商专供”这种套路,还是建议大家:价格贵、长期用的家用电器,尽量去实体店买;便宜的日用杂货就可以灵活取舍。

用得完吗?囤那么多

双 11 很多护肤品都是买一堆、一套更划算。

结果我们跟着商家的套路,不知不觉地囤了一堆,没多久就失去了新鲜感。



一旦出了新品、被安利种草了其他品牌,我们就没欲望再用大促所囤的旧款了。

我去年买的网红面膜,一套 3 盒不同款,每盒比单买便宜了 10 多块,为了凑优惠券我就下单了一套。



东西是好用,但 3 款是同一个系列,使用感上并没有太大区别。

才用完几张就又种草了新款,但看着没开封的两盒,也只能含泪敷完。



我还买过热门的洗面奶,结果用下来发现并不适合本身的肤质,当时为了图便宜买了 2 支,现在还要费心转让......

这个坑我写在最后,因为相信每个人在双11、在面对促销和优惠信息时都踩过。

破解办法:记住十个字就行,只买一个好,促销经常搞。

好啦,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提前准备的双 11 避坑指南,希望对各位持家小能手有帮手。

如果你也有妙招的话,快来评论区留言吧,让我们一起期待双十一,还能把钱都花在刀刃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河源人在厦门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294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