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爸爸比力容易缺席孩子的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陆党华 发表于 2018-12-27 19:3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陆党华
2018-12-27 19:31:04 3118 0 看楼主


比来单位里很多年轻的爸爸都在谈论一部电影《狗十三》,他们谈到了孩子青春期成长的伤痛,更谈到了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痛点和难点。说到“爸爸不管孩子”,听到的解释无外乎有这么几种:

哎呀,不是我不想管,实在是工作太忙了~抽不出时间啊!

诶~不都说男主外、女主内吗?教育孩子,妈妈应该承担更多吧?

妻子老是抱怨我不管孩子!我一管,她又在旁边碎碎念~搞得我心烦!

慢慢体会这些话语,可以简单直不雅观分析出爸爸经常缺失家庭教育的原因:

第一,现代社会“压力山大”。爸爸们为了让家庭更富足、让妻子更满意、让孩子更幸福,每天都疲于奔命。客不雅观上来讲,疲惫的爸爸回到家里,的确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

第二,责任划分“泾渭分明”。农耕社会里,男性在田地里劳作、耕耘,从事更多重体力劳动活;女性在家里维持和运营一个小家庭,使其运作正常而不变。由此,“男主外、女主内,教育孩子主要是由妈妈负责”的不雅观念成为社会大众的遍及认识,在代代相传中,已经深入血液和基因。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曾经公布了一项《小学生父亲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结果表白:父亲更多担任“供养者”而非“养育者”的角色,有22.0%的父亲很少“拥抱、亲吻孩子”,有超过三成的父亲不会对孩子说“我爱你”;

对孩子的学校教育关注不够,很少“参加学校家长会”的父亲占到总数的40.3%;“了解学校各项活动及进展情况”的父亲只占35.5%;“与孩子的老师交流、通话,了解孩子在校表示”的父亲为27.0%;而“作为家委会成员或家长代表,经常为学校出力、出谋”的父亲仅有6.7%。

追根溯源,造成这两点原因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带着思考,我在书籍中寻找答案。





父亲的角色

人类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到父系氏族社会,父亲的角色认知逐渐清晰起来。但是为什么包罗人类在内的众多物种中,雌性生物往往对子女的照顾比雄性生物要多呢?从生物学、心理学的层面上能有解释吗?

《进化心理学》中,关于亲代抚育的问题有专门章节进行论述。它揭示了生命进化过程中的一个深刻的真理:

在动物世界里,所有的雌性都比雄性在子女抚育方面的投入要多得多。人类也不例外。

书中提出了三种假设:1、父子关系的不确定性假设;2、遗弃假设;3、择偶机会的代价假设。“在三种假设中,最有力的竞争者是父子关系的不确定性假设和择偶机会代价假设。”

父子关系的不确定性假设,指出了:在动物世界中,雌性动物百之百确定孩子是从本身身体中分离出来的;雄性动物却不必然。

择偶机会代价假设,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在亲代抚育导致的择偶机会丧失上,男性比女性要高,因此男性比女性不怎么可能承担子女的抚养任务。”





父爱的本质

上一篇读书笔记已经提到了关于父爱的本质。弗洛姆《爱的艺术》一书中,关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他有深刻阐述,母爱是无条件的,只要你是母亲的孩子,就必然能得到母亲的爱,你不需要去博得它,更不消去付出努力。这是一种消极的体验。

与之相反的,是父爱。父爱是一种积极的体验。在弗洛姆另一本著作《健全的社会》中,他写道:

父爱不同于无条件的母爱……父亲最宠爱的是那些最符合他的期望的孩子……

要想获得父亲的爱,孩子必需去努力。而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父爱是可以受本身掌控和支配的,我努力,就得到;我放弃,就失去。

尽管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孩子在父母的爱中成长,Ta既能获得母亲无私的、无条件的祝福,又能在父亲的爱中不竭努力进取,最终发展双方的良知,达到双亲的高度,抑或超越双亲的高度。这,是爱的过程,更是爱的结果。





社会转型中个人的阵痛

1、生活的压力:节奏快、物价高、机会多

近些年,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向城市快速集中,使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越来越不胜重负。在经过前期高速发展之后,我国的经济目前正处在转型期。其实,不仅仅是经济,其他许多方面也正处于爬坡过坎阶段、处于阵痛期。

在这样的宏不雅观环境下,就个人而言,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也与日俱增:写字楼通宵亮着的灯光折射出职场人士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地铁站里摩肩接踵的人群反映出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

前几天,一则新闻提到的:上海是亚洲生活成本最昂贵的城市,引起网络热议。虽也有媒体辩驳,但“昂贵的生活成本”、以及高企的房价恐怕是很多人的共识。



来源:网络截图

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身上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这也是客不雅观事实。于是另一种声音又出现了:逃离北上广。可是,资源相对集中的北上广深岂是那么容易放弃的?对于年轻人特别是创业者来说,资源意味着机会。

虽说创业是九死一生,可那“一生”是璀璨夺目的目标,后面有无数拥趸,前仆后继。以见诸媒体的成功者作为榜样,为了实现人身自由、财务自由,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不少创业者、打工者在起早贪黑里负重前行,寻找城市中属于本身的坐标和身份。

因为对于人类来说,有一个特点很明显——找寻身份感。

人的身份感的基础为体验到本身是本身力量的主体和动因;能把握自身之内及之外的现实,即能够发展客不雅观性和理性。

——《健全的社会》

2、精神的空虚:充电少、交际少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服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天的时间都被工作排满,很多爸爸没有时间读书充电、不竭学习,更别提和家人或者和伴侣在一起对话谈心。

与此同时,快餐文化、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精神在一碗碗“毒鸡汤”中,萎靡至凋零;消磨在了嘻嘻哈哈、插科打诨中。

当不良的文化思想侵蚀个体,我们又怎能期盼这样的父母哺育出健康的下一代?这样的社会又该何去何从?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作者说:

只有当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文化领域同时发生变化时,社会才会进步。任何局限于一个领域的进步都会伤及整体的进步。

别的,弗洛姆还提到关于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找不到多少爱和恨,更多地是一种表面上的友好,以及一种更为表面的公平。这现象的背后是距离与冷漠,以及许多微妙的不信任。”





如何提升爸爸的参与率

1、改变认知

要深刻理解父爱的价值。父亲作为家庭教育必不成少的一份子,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罗塑造孩子的人格。其实当爸爸参与家庭教育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自我生命的成长。

而在《重塑幸福》一书中,作者还提到:

某件事是让你感到头疼还是浑身是劲,不同在于我们是否自愿选择了它,以及我们是否愿意为之负责。

因为有了主不雅观能动性,主动性的思维方式,你才会充满能量。

2、社会支持

从社会生态系统来看,爸爸参与孩子教育,不仅仅受到家庭小环境的影响,也受到整个社会的组织机构、文化环境的影响。作为社会的组成单位,我们有必要、有信心、有能力去帮手家长更多地参与家庭教育。

利用时间银行、时间办理工具等方式,帮手爸妈提高时间办理的能力。与传统产品不同的是,“时间银行”提倡“以时间换时间”、“以办事换办事”,将共享的理念从办事与时间逐步过渡到“共享智慧”与“共享爱心”。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整合各方的专业知识、经验教训、闲置资源和过剩流量,有针对性地帮手父母们去解决家庭教育中的痛点。

3、效率提升

父母必需要领会科学的教育理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所谓“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

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还写道:

一个健全的社会必需像如今为儿童提供上学的机会一样,为成年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更要从父母抓起。只有合格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孩子;只有健全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健全的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是每个父母的必经之路。





总结

英文educ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ducere,由“ex”— “向外”和“ducere” —“引领”组成,它最原始的意思是“把人的头脑中原本具有的能力引导出来”。

当一个参与家庭教育的好爸爸,不仅仅是一时冲动和激情,更需要理论、方法和爱的艺术。

请在适当的时候将目光投向妻子、投向孩子,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温馨和善良的家庭。每天与孩子共度一段时光,关注孩子的成长,教会Ta为人处世的道理。

希望爸爸们,当然也包罗妈妈们都能够携起手来,共同学习进步,与家人们一起行走在不能倒退的生命旅途上。





与孩子沟通的小技巧

“六要”

1.要时常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用具体的话语表彰孩子。

2.要尊重孩子的感受,耐心倾听孩子的需求,并如实地表达父母本身的感受。

3.要给孩子发泄负面情绪的机会。

4.要建立对孩子的信心,并时常鼓励孩子:“你必然能做到!”

5.要和孩子共同讨论方法,解决问题。

6.要不雅观察孩子的细节,注意孩子的需求,时常保持孩子愉悦、轻松的表情。

“六不要”

1.不要选择在情绪不稳或情绪失控的状态下与孩子沟通交流。

2.不要武断、暴躁地想把问题彻底解决,这样反而会火上浇油使问题复杂化、严重化。

3.不要将工作和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传递到孩子身上。

4.不要用专横严厉的语气甚至是脏话粗口来管教孩子,更不能随意体罚孩子。

5.不要在遇到问题时和孩子互相抱怨,简单地判断是非对错,这于事无补。

6.不要用“你真傻”、“你好笨”、“你没用”等否定性语句。

(来源:网络)

Julia的读书笔记之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陆党华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11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