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美邳州|朱志平:雪韵桃花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misisi 发表于 2019-1-17 08:04: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misisi
2019-1-17 08:04:31 4923 0 看楼主

乡村旧事

孙兰茂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朦胧的记忆中,村庄田野是寂寥落寞的,父老乡亲是贫穷而又无奈的。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如果把40年前的乡村与今天相比较的话,用翻天覆地、沧海桑田来比喻,是非常恰当不过的。


八、金光大道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本村的学校上初中。在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出的作文题目是“金光大道我们走”。

题目的意思是,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作为知识青年,应该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踊跃地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走的就是金光大道。

因为平时学习成绩优异,我和表弟所写的作文,在作文评讲课上,获得了好评。老师在同学面前说我们作文写的有条理,有水平。回农村的意志和决心表现的坚如磐石。并号召大家向我们学习。

因为升学实行推荐制,我错过了学制为两年的高中阶段的学习。我率先地走上了农村的“金光大道”。

当时的农村,虽然处于文化hua大革命后期,但政治氛围依然浓厚。随时都能看到迎风招展的红旗及硕大的红色标语牌。标语口号及白纸黑字的大字报寻处可见。

在大队召开的社员大会上,主席台上常常站着胸前挂着大牌子的地富反坏右分子。主席台上的领导慷慨陈词地大谈“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大谈帝国主义在一天天地烂下去,我们在一天天地好起来。阶级斗争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胜利。粮食亩产已经过了长江(亩产八百斤)。社员过上了幸福的好生活,等等。

参会的群众群情激奋,不时地高呼着:“打倒地富反坏右!无产阶级ji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等口号。

明明粮食平均亩产四百斤没达到,偏要说达到了八百斤。为什么把贫穷说成幸福?为什么不实事求是地说真话,却要是非颠倒地说假话?

我的邻居是一位老教师,因为说了句“粮食不够吃”的话,被说成是攻击党的粮食政策,被打成了右派。并被遣送回家劳动改造。

还有一位姓张的老师,因说了句“劳动就是受罪”的话,被上纲上线地贴了大字报,还受到了多次的挂牌子批斗。

一个女同学,因为说了句“为天安门men事件叫好(指1976年4月5日天安门men事件)”的话,被打成了反革命。

此时,我真正明白了,老师为什么要我们写“金光大道我们走”的作文题。在当时的环境下,是不得已而为之。在当时“极ji左”zuo路线的干扰下,全国处处都在“放卫星”,人们都不敢理直气壮地说真话。否则,就是右倾主义,就是复辟倒退。

因识字的人少,加上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机,社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的贫乏。工余时间的晚上,年长者,就聚集在牛棚里听唱书;年轻的,则聚集在牛棚里唱歌曲,或者是侃大山。我经常混迹于他们中间。有时在牛棚里的柴草堆上睡着了,常被人们忽略,就把我锁在了牛棚里。

家庭妇女们的晚上,手里拿着针线活,或带着小孩,三五成群地聚集在邻居家的煤油灯下拉家常。

白天没时间开会,生产队长常常在晚上召集社员开会。在闪亮的汽油灯下,情绪高昂地给社员们讲生产形势和国家大事。有时还让我给大家读读报纸,宣传一下国家的方针政策。

由于年龄小,我只能背着粪筐捡粪,或者是去地头路边薅草按斤卖给队里。有时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每天只不过赚取五六分、七八分不等的工分。折算成收入,也就是几分钱或者是一毛钱的样子。若与现在收入相比的话,这点收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三年时间过去了,农村的面貌依然还是老样子。依然是住着茅草房,吃着地瓜干,走着泥泞路;依然是干活大呼隆、吃着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依然是不知道酱油、牙膏为何物;依然是老的文盲死去,新的文盲又在产生。

通过农村的劳动生活,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几乎就忘光了。我变成了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只知道在地里劳作而又没什么思想的人!

终于迎来了恢复高考的喜讯。人们笑逐颜开,奔走相告。表弟不辞辛劳,风尘仆仆地来到我家,力劝我放下锄头,参加高考。

表弟已经办好了接班做老师的手续。他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毅然选择放弃上班。他坚定地认为,人要靠自己的本事生存,而不能靠接班去生活。只有考上了大学,并经过系统的学习深造,才算有了真本事,才能真正走进人生的金光大道。很多人觉得奇怪,认为他是个傻子。他却一笑了之,一副很不以为然的样子。

经过艰难的高考之旅,我们成功了。表弟成了国家干部,我坐进了四季如春的办公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形式主义”,“假、大、空”及“盲目冒进”,已不见了踪影。

改革开放的洗礼,使农村的面貌及农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很多地方实现了现代化。农民在大学生村官及农民企业家的带领下,劳动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以势不可挡之势迸发出来。种地讲科学,用科学已蔚然成风。土地由集体经营到包产到户,再到集约化的工厂式经营。经营模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农民已然成了新时代的农业工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助合作、坦诚相待的关系。坚持真理,依法治国,形成了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农民们真正地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农村已变成了幸福的乐园。走进农村,就是实实在在地走进了金光大道。现在,如果我还年轻,还有接受祖国推荐我去农村尽绵薄之力的机会,我将为之感到荣幸,我一定会愉快地接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misisi 当前离线
网站编辑

查看:492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