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麦客何曾是麦客,悠悠过往感慨多——闲说沈庆保老师《麦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上善若水8L8 发表于 2020-2-12 17:2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上善若水8L8
2020-2-12 17:21:26 5420 1 看楼主
麦客何曾是麦客,悠悠过往感慨多

——读沈庆保老师《麦客》有感

文/冰雨



初识是在新华书店的一个不太起眼的一角里。被封面上的大把大把的麦穗所吸引,遂翻了翻。因平时爱写点不能称作诗的诗发到了一个作协群里,群里老师众多,心下惴惴;却蒙沈老师赞赏,加了微信。沈庆保老师很谦和,完全没有作家的派头,也没有文人的清高。一直念着那本书,遂大着胆子索要了一本。沈老师个不高,带着苏北土地特有的朴实和泥土气息。

说来惭愧,从小到大都是在小城里生活,对于农村的场景知之甚少,也可以说是五谷不分。这本《麦客》让我走进了乡村的鱼塘,汪塘,知道了有一种塘还能叫“淹子”。一起去领略捕鱼捉虾的乐趣。“我先舀好半盆水,趴在一道道向外喷水的石缝旁观察,如果发现其中伸出了一截枯枝或数根头发般的东西……很快长腿虾便挤满了脸盆”。这诸如种种的描述,分明也是向读者分享那种喜悦和惊喜。



生活在城里,又为家里疼爱,不知稼穑之苦。“麦口”在我的眼里只是个名词。“最愁人的就是割麦子之活”,“常常是白天割麦腰被累断两截,夜里还没接上,又得从床上爬起来披星戴月去地里拉麦子”......等等一系列艰苦的劳动。可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些艰辛,才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文中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吃的一方面。“民以食为天”,吃从来是马虎不得。沈老师的年龄颇长,对吃更是记忆犹深。那时是由于饥饿,味蕾渴望着刺激,什么都敢吃——天上飞的金龟子,蝗虫,地上爬的癞蛤蟆,青蛙,土里钻的豆虫,鼹鼠,水底游的虾鳖子,河蚌,甚至还有树皮,野菜等等都可果腹。因为饥饿,也因为要活命,吃什么该吃或什么不该吃都可以原谅。可是在物质特别丰盛的现今,吃不仅仅是为了口欲,更多的是满足虚荣心和高于常人的快感。由吃酿成了国难!“我们欠动物一场道歉,病毒欠我们一种平安”。

文中记叙的多是一篇篇的小故事,人物鲜明,也多是一个个的小人物,没有多伟岸的事迹,世俗百态、世人万像便构成了这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却有不平凡的生活。沈老师用他的笔,用他的心记录了这一幕幕。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也正是因为沈老师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才有了这本书。“万物是静止的,唯有热爱才令人生动”。书中提到的《写博的建祥》,悟到的一个道理:一切都要靠自己。只要有毅力和勇气,所有的磨难都不算什么,忍一忍熬一熬就过去了。

这样的悟放在任何时候都适用。

当前疫情肆虐,疫情不明。大灾面前,各色人等都现了原形。有借此发国难财的,有假意悲悯的,有写颂诗想借此扬名的,更有推销臭不可闻的自己的,不一而足,丑态各异,唯独失去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巨大悲悯。网络上各种插科打诨的都有,不晓得他们在热闹什么。又想起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初衷,这么多年过去了,国人的灵魂依然需要救治,我们都需要反省,需要保持理智。也相信疫情终将过去,我们国家会迎来新的一天。也但愿国人永远记住灾难,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不该做的坚决不做。

最后感谢沈庆保老师的真诚赠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cnilop2004 发表于 2020-2-12 17:23:17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cnilop2004
2020-2-12 17:23:17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上善若水8L8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5420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