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特色村落姿容俏 守住乡愁留住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信息邳州 发表于 2020-6-2 16:1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信息邳州
2020-6-2 16:18:36 6420 0 看楼主
  近年来,我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特色、田园和乡村,因地制宜,挖掘传统特色文化、培育产业发展、营造文明生态,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生态景观村落,凸显了宜游宜居宜业的特色田园乡村风貌。
  特色田园乡村离不开整洁的村庄环境。为了提升村容村貌,官湖镇大王庄村开展环境整洁示范户、达标户和曝光户评比活动,对于做得好的户,村里会予以表扬,做得不好的户会被点名批评,并在村部广场的宣传栏上进行展示,以此激励村民重视环境卫生。大王庄村村主任王照远解释说:“广场上人来人往,公示激励更多人向先进学习,督促后进者改变生活习惯,改善家庭环境。”
  环境卫生示范户王登威家中有六口人,虽然人多,但家里环境总是整洁有序、温馨舒适。在他家中,记者看到,屋里屋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地面上没污水和垃圾,墙面上也没有乱涂乱画,各类物品摆放井井有条。王登威说,自己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收拾打扫,让家里家外整洁有序,生活环境美了,自己心里也敞亮。
  在大王庄村,像王登威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他们都养成了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的好习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村民多了,整个大王庄处处干净舒适。王登威介绍,村里每隔三四户人家就放个垃圾桶,方便村民投放垃圾,减少了垃圾乱扔乱堆现象,村里环境整洁了,人的心情更舒畅。
  与大王庄村不同的是,在建设田园乡村过程中,占城镇甘山村除了做好村庄保洁、基础设施完善等工作外,还积极发展富民产业。在甘山村有一处占地300多亩的芍药园,是5年前村里集中打造的,所用土地均从当地村民手中流转而来。每年,村民除了有打工收入外,还可以获得每亩800元的地租,甘山村村民曹雪松就尝到了这“一地双收”的甜头。“我家有三四亩地,自从有了芍药园,一年地租能收入两三千元,其余时间在地里打工,干点零活,一天也有五六十元工钱,一个月下来打工收入近2000元。”美丽芍药园扮靓了甘山村的村庄环境,也鼓起了村民的腰包。“芍药园见效后一亩地年纯收入近4000元,340亩地一年纯收入能达130多万元。”甘山村党支部书记刘虎充满憧憬地表示。
  打造特色田园乡村,除了要环境美、农民富之外,还要有好的乡风。八义集镇大张庄村是托举大叔王吉爱生前所在村,2015年,王吉爱为救一名孩子不幸遇难,这种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染了全村百姓。如今,村里形成了一种助人为乐、乐于奉献、见义勇为的新风尚,凡人善举不断涌现。村民王龙在村里一处汪塘边种了20多棵杨树,在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村里打算把汪塘建成居民娱乐场所,需要砍伐这些树木,当村里向王龙提出要求时,他二话不说,就伐了树木。王龙说:“为了村庄美丽,伐些树不算什么,村庄环境好了,乡亲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也舒心。”同样,村民王德贵从中学教师岗位上退休后,主动担起村里课外辅导班的辅导员,每天他都会义务给孩子们辅导作业,并指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能为下一代多做点贡献,打心底高兴。”王德贵笑着说。
  特色田园村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支点。近年来,我市在原有乡村建设工作整合、融合基础上实践创新,挖掘人心底的乡愁记忆和对桃源意境田园生活的向往,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目前,我市已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个,徐州市级特色田园乡村5个,2个村入围徐州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名单,一幅幅特色田园乡村图景正在成为人们心底的乡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信息邳州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642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