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38
114
初级会员
无线徐州微信平台
微信号:wifixz0516(←长按复制) 查询过去的微信请在主界面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在点击左下方键盘,在输入框中打字或者语音,给主页君发消息。点击底部三个子板块查询更多信息。转发请注明出处! 联系主页君,请加微信号:672203294 邮箱:672203294@qq.com
黄山市原名徽州,是中国第一个因景点而更名的城市。这次陪着我们同去的黄山摄影家汪根华,至今获奖无数,是一位给邓小平同志拍过照,陪过咱徐州李可染大师写过生的摄影大家。
w1.jpg (69.01 KB, 下载次数: 5)
下载附件
2022-9-20 11:12 上传
今年58岁的汪根华老师,每年仍保持着上黄山近百次的频率。一个人,一部相机,一个帐篷,用脚步丈量黄山。50多年间他走遍了黄山景区,甚至包括绝大部分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黄山景区很多新游览线路开发和缆车线路选址都有他的参与。
w2.jpg (58.74 KB, 下载次数: 5)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黄山人,他用相机拍了一辈子的黄山。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景色最美,他如数家珍。
w3.jpg (92.95 KB, 下载次数: 7)
w4.jpg (40.88 KB, 下载次数: 4)
要拍到一张好的照片需要等到合适的时机,这就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而创作大都是孤独的,一个人行走深山,住在荒野是常有的事。但是他说一个人走在山间,并不会寂寞害怕,因为黄山就是他的家。
w5.jpg (71.72 KB, 下载次数: 6)
w6.jpg (92.82 KB, 下载次数: 6)
在黄山这座城市,绝大部分人都从事着与黄山密切相关的职业,其中旅游服务业占了黄山市经济发展的大半江山。一座黄山养育了这里的世代黄山人,他们靠山生息,为山服务。其中黄山挑山工正是的典型代表,他们是真正的风雪行者。
w7.jpg (99.44 KB, 下载次数: 7)
全山180位挑山工,在黑黝黝的一张张脸上,汗水汹涌的从脸上流过,虽是风雪交加,衣着依旧单薄,浸湿的衣服在身上紧紧的贴着。眼睛专注的盯着脚下的路,绝不东张西望。
w8.jpg (94.97 KB, 下载次数: 7)
平均每天一个来回,风雨无阻。8公里山路,每次要挑150斤左右的货物,每趟需要休息1000多次,一个月工作30天。这就是挑山工的工作。
w9.jpg (91.01 KB, 下载次数: 6)
挑山工只是几十万黄山人民的一个缩影,黄山人爱山护山的意识随处可见。
w10.jpg (81.66 KB, 下载次数: 6)
山上的酒店和商店没有方便面售卖,因为他们担心剩余的汤汁会污染黄山的土地。
w11.jpg (90.59 KB, 下载次数: 4)
山上砍掉的每一棵名贵松树都要向国家林业部门申请。
w12.jpg (47.03 KB, 下载次数: 2)
黄山上消防员的瞭望亭,一天24小时不断的目光守望,只为保护山林的安全。
w13.jpg (168.67 KB, 下载次数: 8)
吃苦耐劳的黄山人有如长在黄山上的一颗颗松柏,生在山上,长在山上,迎风傲雪,为山遮风挡雨。如同我们喜欢用烙馍卷馓子形容徐州人的有情有义,黄山人喜欢用黄山松形容他们的自强、拼搏、进取、团结、开放、奉献。这是黄山人的黄山,这是黄山的黄山人。
w14.jpg (53.36 KB, 下载次数: 8)
w15.jpg (105.46 KB, 下载次数: 5)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发新帖 返回列表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13543 | 回复:0
重阳作者:冰雨宜登高,宜望远宜将旧信重读 小黄菊开得正好月光泼一地清凉更宜备薄
二舅作者:孙兰茂 我的二舅,身高一米六十多一点,体态偏瘦。他识字不多,不善言辞
10月28日,徐州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丁广州为徐州市人民
走 进 暮 秋文/衡敦壮 时光荏苒,不觉着离开职场已经一年,转眼间,进入又一个暮
重阳观摩看发展银发聚力话振兴——铁富镇组织老干部开展重阳主题观摩座谈活动 岁岁重
幸福不必“兼得”文/冰雨 在外工作的女儿,发来消息说学会了游泳。我笑着打趣她:
大邳看青人作者:段桂阳 在农村还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在庄稼、瓜果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法院 悬赏公告 本院在执行(2022)苏0382执1316号执行案件过程中,查
九月初二夜作者:周小景 明朝霜降怯寒侵,夜渐清幽梦未沉。闲散西风随处逛,半弯素月
一棵巨大的悬铃木,侧枝与主干夹角比较合理,抗风性更好,树上也挂着很多果球。 在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首页
论坛
登录
发布
资讯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