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唠叨的教育作用是负数!忍不住唠叨的宝妈,仔细看看这三个危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yuanweiai 发表于 2018-12-7 19:4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yuanweiai
2018-12-7 19:43:36 3769 0 看楼主
文|福林妈咪

今天送孩子去上学,在一家早餐摊前面看见这样一对母子,妈妈一遍一遍催孩子快点吃,并且忍不住一直抱怨孩子:“让你早点起床你不听,让你昨天晚上把本身的书包收拾好你也不去做,早上本来就没时间,要是昨天你……”





妈妈一直说,孩子一直堵着气匆匆吃了几口东西就不想吃了。

看见这个场景,我突然想到本身好像也经常对着孩子念叨,而我本身小时候也常常被我妈妈念叨,我不是知道唠叨对孩子来说意义不大,我不是最烦别人在我耳边唠叨吗,为啥会在本身也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也会唠叨孩子呢?

这当然是出于关心和爱,但是,我们带孩子,不是为了表现本身的爱,而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唠叨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大概不仅无益还有害吧。

一、唠叨会削弱语言的力量

爸妈唠叨的话真的毫无意义吗?不是,是一直重复这种方式让你表达的内容变得没有意义。有力的语言不会是啰嗦的,啰嗦的语言是很难留住听众的注意力的,这就是为啥爸妈苦口婆心说,孩子不耐烦听的原因。

不仅如此,你还在用唠叨这种做法,剥夺孩子对真理的重视。那些有道理的话,被宝妈说成老生常谈,孩子会下意识的忽略,从而在可以避免的事情上经常摔跟头。

所以,改变的第一步,就从控制本身重复说话开始:“你还有一分钟的时间赖床,这是妈妈最后一次来叫你。”





二、唠叨会引起孩子的抗拒

唠叨的另一个减分项是让人烦躁,从而升起抵抗和反叛之心。因为唠叨往往隐含这一个底层含义:你不行,你应该按照我跟你说的做;看吧,我早就跟你说过。

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本身的步骤和想法,外在的干涉会会让孩子觉得压力倍增,这种压力,只会增加孩子内在的对抗。

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成长,那你应该首先学会尊重孩子,允许孩子积累本身的经验,十句百句的唠叨,不如让孩子亲自尝试一下后果。

宝妈可以这样做,在孩子做事情之前,提出你的建议,以及什么行为产生的后果必然无法承受,然后告诉孩子:“去试试吧。”





三、索取承诺并不能纠正孩子的过错

唠叨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以听到孩子说“知道了”、“以后不会了”等话为目的,听到了这些,爸妈才能安心,但实际上,唠叨传递的信息非常有限,而这时候孩子承诺的所有,都不足为信。

有时候孩子犯的错,并没有那么好改正,孩子此时答应了认错了并没有什么意义,比如孩子总是磨蹭,总是粗心,总是鲁莽等等。

正确的做法,是给建议,并帮手孩子改变他的行为前提。例如:“孩子,粗心可不是一个好习惯,我们想想怎么能改掉它好吗?”





一味地唠叨并不能起到正面的教育作用,反而可能是负面的,虽然我们看见孩子的一些行为总是忍不住想唠叨两句,但是为了让本身的语言更有分量,让本身和孩子的关系更健康,让孩子的行为得到更好的引导,忍住唠叨,提高本身的育儿技能,非常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yuanweiai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76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