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优秀的家庭教育,离不开这10条法则,你做错了,可能会耽误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wenhui0762 发表于 2019-1-2 16:5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wenhui0762
2019-1-2 16:51:07 6218 3 看楼主
优秀的家庭教育,需要这10项法则。共勉之!








归属法则:
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这条看起来是废话,哪个家长不想给孩子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但实际上,每个家长都做到了吗?

比如,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娇惯、顺从孩子,由着孩子任性,养成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有的家长之间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破碎的、长期分离的家庭更让孩子缺少归属感。

如果家庭变化不成避免,家长更要重视对孩子的安慰疏导,而不成采取疏于管教、溺爱、过分严厉等错误做法,更不能因家庭破裂而迁怒于孩子。








希望法则:
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家长们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有的家长把这种希望都转化为了给孩子的精神压力,却没有让孩子看到本身的希望。

优秀家长都懂得,要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必定,告诉他们“干得好”“太棒了”。即使孩子一时没有做好,也要善于用鼓励的话语让孩子看到希望。这就是采用希望法则来激励孩子。

有的家长对孩子期待值颇高,却不善于用希望法则,总爱找差距挑弊端。有的孩子平时考试都能考98-99分,家长却非要追究为什么没考100分。这种过于苛刻的高标准、严要求拔苗助长,会扼杀孩子的希望,使其悲不雅观丧气。












办理法则:
在孩子未成年前,父母有管教的责任

有的家长爱对老师说:“以后就把孩子交给你了!”还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平时对孩子不闻不问。这些都属于家长的失职。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责任无人可以替代。孩子天生对家长有依赖感,家长给予孩子应有的教育、陪伴和关怀,孩子才会有安全感和被支持感,遇到问题会求助于家长。

因此,家长绝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脱本身的管教责任。但这种管教应该是建立在亲情之上的,人性化、科学而理性的,不成把孩子作为私有财产来对待,简单粗暴,毫不顾及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人格。








声音法则:
要倾听孩子的声音

家长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他们发言权,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才会说出真实想法。如果大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视他们的心声,久而久之,他们会不敢对家长说真话,不爱与家长交流。

并且,家长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如果家长不耐心倾听孩子的话,孩子也会效仿,不肯听大人的话,以至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凡是与孩子本身有关的事情,例如搬场转学、选课外活动、参加考试比赛等,必然要先与孩子商量解释,哪怕不能完全遵循孩子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觉得家长是征求了他们的看法的。不然的话,家长的好心很可能没有好报。








榜样法则:
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孩子的教养、兴趣、爱好等,多半来自生长环境的耳濡目染。

父母、兄姐、亲友、师长、社会关系等都对孩子产生影响。母亲对于女孩,父亲对于男孩的影响颇为重要。

除了家庭内的榜样,家长也要注意所交往的社会关系和常去的场合对孩子的影响,例如孩子崇拜的偶像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发现孩子误交损友,不要武断地阻止他们来往,而要首先了解情况,帮手孩子。孩子们都需要友谊,害怕孤独,有些孩子是因为搬场转学到新环境没有伴侣,而与一些“问题学生”为伍的。








求同存异法则:
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孩子和成人的看法往往不同,他们会有很多不符合常规的幻想。其实这些正是童心的可爱之处。如果大人认为孩子的想法奇怪而泼冷水,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会让他们因为得不到理解而失望。

另一方面,很多时候,纯真的孩子才敢于百无禁忌。要结合“声音法则”,鼓励孩子敢于表达,正面必定孩子的想法。当然,如果一些看法、说法脱离实际或者会引起麻烦,也要耐心地解释。

家长要尽可能理解孩子思维的特点,哪怕他们讲话词不达意,也要耐心地与他们交流。粗暴打断或嘲笑他们讲话的行为,会对孩子的表达能力造成伤害,使他们羞于在人前开口。








慎用惩罚法则:
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单纯的惩罚,尤其体罚,是非常负面和拙劣的教育方式。从小被暴力处罚的孩子,很多长大之后也会有暴力倾向。因此不提倡使用体罚,但当孩子犯错时,也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做些处罚。

惩罚的前提是,必需要让孩子认识到做错了事,甘愿接受处罚,下不为例。惩罚方式也要合理,可以采取不让他们做喜欢的事情,比如可以罚其几天不许看电视、上网、玩游戏。

千万不要把一些应该做的正面事情当作处罚。比如罚孩子写字,会让他们认为写字是坏事从而产生厌恶情绪,一做这些事就会有被处罚的感觉,造成心理暗影。












后果法则:
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有时候,孩子惹了什么麻烦或想做什么标新立异的事情,连成人都没搞清楚其后果和危害,就对孩子横加指责或阻止,这当然无法服人。

若要教育得孩子心服口服,家长、老师等成年人首先要周密思考每件事的前因后果,然后好好与孩子谈谈,可以从后果的好坏开始,反过来解说该不该这样做,晓之以理,孩子会明白的。








结构法则:
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边界

家长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法制教育融汇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孩子从小就受到全方位熏陶,心中都有一道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还往往会反过来影响家长。

但是,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建议家长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帮手孩子明确什么事是不合乎道德和法律,必需避免的,让孩子从小懂得道德和法律的边界。














独立性法则: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留出心理空间。不必处处围着孩子转,你觉得是关心照顾孩子,孩子却觉得你控制得太严。

家长也应允许孩子必然程度上保有本身的隐私,有本身的主动权和决定权。当然,家长还是要在孩子附近注视着,当好引导者和陪伴者,而不能完全撒手不管。

家长对孩子的办理管教,应注重大的方面,注重原则性,而不是事无巨细,什么都管。

年龄小的孩子,还需要家长给予一些生活学业上的帮手和指导,但也要适当给他们机会熬炼独立性。

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家长就不要管得太细,力所能及的事都应该让孩子本身干,家长只给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即使孩子犯错了,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获得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邳州盆景协会 发表于 2019-1-3 11:3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哈哈木子日月 发表于 2019-1-2 16:52:50 | 只看该作者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sprite 发表于 2019-1-2 16:51:57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sprite
2019-1-2 16:51:57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wenhui0762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6218 | 回复:3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