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州,正在“消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丽君 发表于 2019-9-16 15:4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丽君
2019-9-16 15:41:02 10349 3 看楼主
几十年的发展

徐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

也带走了很多



上个世纪的那些老房子

都在岁月斑驳里被拆了

那些熟悉的街道都变了模样



有些东西在时代更迭里弄丢了

有些事情在兜兜转转中给忘了

徐州,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慢慢“消失”了



所以接下来,我想和你聊聊

那个曾经属于我们的徐州

?

徐州人消失的生活

时光荏苒,徐州经历了太多沧桑

那时候,天很蓝,车很少

那时候,谈恋爱不讲条件,看中人好就行



在这座城市生活的时候

你恨不得每天都要吐槽他一万遍

离开他之后,你又每天想念他一万遍

我想,放眼全世界

没有一座城市能让你这么情感丰富吧!







那时候结婚不看家庭

就看小伙行不行

那时候的姑娘愿意跟你一起吃苦

为未来奋斗

那时候结婚没有录像

没有司仪,没有彩排



甚至只有一身红衣服,连婚纱都没有

只有新娘新郎脸上幸福的笑容

那时候结婚办酒席不是为了礼金

是为了大家一起来热闹

见证他们的幸福



那时候情侣间碰一下手都会羞涩红脸

那时候的婚姻有拌嘴

有打架,却少有离婚

那时候的爸妈

是我们又相信爱情的理由



那时候邻里间处得就跟一家人似的

有事帮忙,大人不在把孩子叫家吃饭



那时候一家人晚饭后

在房前看星星乘凉,孩子们嬉闹玩耍

没有手机,没有电脑

交流很多,感情很浓

那才叫一家人



那时候,天空很蓝

小溪很清,昆虫鸣叫

那时候,我们没心没肺

无忧无虑,无拘无束



徐州消失的吆喝

弹棉花



小时候家家户户要做被褥

都会去找弹棉花的工匠

随着一声声弦响

一片片花飞,一堆棉花被压成

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

小时候有新被子盖也是很幸福的事!

爆米花

村里接不接有来爆米花的

家家户户都端上麦子、大米、大豆去爆米花,

嘭一声,一炸一地,

当时感觉米花特别好吃!



磨刀匠



“磨剪~~刀,菜刀~~~~”

长吆喝似乎总会或近或远的响起

老扛着一条板凳,上面有磨刀石

看他拿着菜刀在磨刀石上

哗哗哗的来回磨着……

不一会儿菜刀就像新的一样了

剃头匠



一个煤炉子烧一锅开水,一根板凳

剃一个头两块钱,绝不多收

师傅手艺好,平头剪得那叫一个顺

如今已被各种高消费的理发店替代了

修鞋匠 伞匠 配锁匠



嘴里噙一两枚小鞋钉

身边的收音机咿咿呀呀的响

时不时还跟身边的人开个小玩笑

曾经方便就能修补的东西

如今可能这种缝鞋的机器好像都很少见了

徐州消失的麦场

儿时的打麦场

大人的繁忙场

孩子的欢乐场



如果说现在的孩子有充气蹦蹦床

那麦秸垛就是我们的蹦蹦床

无所顾忌,肆无忌惮

藏老猫,不怕磕着碰着



徐州人消失的感情



关于这一点

我相信大家最有感触的就是邻里感情

小时候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

没有那么多的豪宅别墅

大家都住在一个小院子里

或者是一条小巷子里



邻里关系总是那么的和睦

邻居阿姨和妈妈的关系就像亲姐妹

邻居叔叔和爸爸的关系就像久违的老朋友

他们一起聊天,打牌

一起干活,一起做饭

生活虽然简单但是充满乐趣



小时候放学回家

甩下书包就去找邻居家的孩子玩了

吵个架只要一颗大白兔奶糖就能和好

大家一起玩,一起闹

狭小的巷子里到处回荡着我们的笑声



消失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短短一篇文章根本

装不下大家满满的回忆



徐州人正在消失的物品

1、压水井

老家的压水井

压出来的水凉爽甘甜

特别是刚压上来的水

冰凉冰凉,夏天来上一口爽到心里

就是得偷偷喝,不然老被家长说



2、黑白电视机

那个年代

一台黑白电视机是最昂贵的奢侈品

即便是满屏幕的雪花,也依然很开心

天线一整还老不好使

特别大冬天的,还得出去摇一摇

老闹心了



3、搪瓷杯

一个搪瓷杯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也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









13、蜂窝煤

蜂窝煤、煤炉、小火钳……

还记得小时候把刚做好的煤炭弄个稀巴烂

然后被妈妈打~



14、算盘

你小时候有没有拿着爷爷的算盘

就是不肯撒手

哭着吵着要买一个这玩意



15、军用水壶

有一个这玩意在那时绝对是相当有范



16、老式摆钟

90年代,农村人家盖新房

在家里放这样一个摆钟很流行

像大户人家一样

晚上睡觉的时候

总能听到他咔哒咔哒的摆动声

现在人人有手机,也不需要钟表了



17、推磨

常用来碾谷物

现在在影视剧里很常见

小时候家里没有

不过村头的磨房里面倒是有一个

后来也换成电的了



18、老式灶台

这种灶台大部分是烧柴的

最左边的是风箱,专门用来催火

又能做饭,又能烧炕



19、镜框

相镜子,老式装照片的镜框

里面都是满满的回忆!



20、手工推子

理发用的

不过理发的感觉很痛苦,会夹住头发~



21、木制托盘

以前农村红白喜事离不开它

俗称“条板”



22、针线筐

很多老人都喜欢用来放置杂物

做针线活必不可少此物

有时候用个烟盒什么的也都能装



23、八仙桌

农村人家里来客,必做八仙桌

城里人家极少用八仙桌

因为八仙桌比较大占地方



24、箅子

主要用来蒸馒头,蒸饺子,蒸菜

现在都用的不锈钢的了



25、油吊子

粮油店打油的计量工具

还有右边的油漏斗

90年代后,油吊子就被付油器替代了!



26、磨

我能想到最美好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

慢慢推着磨,看豆花浆慢慢流淌~



27、锁

这是农村用来锁门的锁

这种锁现在还是挺常见的~

但好像大部分时间都是虚挂在那里



28、簸箕

这个应该比较常见

小时候颠豆子



29、锥子

纳鞋底专用的“锥子”

小时候漂亮的绣花鞋

都是妈妈拿它一针针纳出来的



30、鞋样子

手巧的妈妈用来做鞋子



31、皮匠刀

皮匠刀,皮匠用来割皮子的刀

别看奇形怪状,锋利一流!



32、木箱子

纯实木的很结实,咱奶奶的嫁妆

一直觉得里面装着宝贝



33、煤油炉

煤油炉,是用煤油做燃料的炉具

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而那时候煤油还要凭票供应呢

现在人们大多选用气体炉和电磁炉

但在一些贫困或者有老人的家庭中

还是会经常出现

因为煮食成本便宜

也是登山远足和露营常用的炉具



34、煤油灯

以前没有台灯的时候经常用这个

而且有些家庭为了省钱

经常几个房间只点一盏煤油灯

做饭时,灯在堂屋

一家人便都围在堂屋

做好饭后,把饭端到里屋

灯便也跟着到了桌上



35、顶针

这个小玩意

以前经常在奶奶缝衣服的时候抢过来套在自己的手指上

金闪闪的特别好看

长大后才明白这个其实是在缝针顶过衣料的时候

用来保护手指的



36、老风扇

现在的电扇更方便更安全



37.老式手表

在那个略显拘谨的年代

几乎每个男人的梦想

多是拥有一块漂亮而精准的手表

这种渴望大概就等同于现在对轿车的追求

每个小孩子

特别喜欢趴在戴着手表的长辈手边

听表针走动的声音

混杂着自己突突突的心跳



38.收音机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

年轻人结婚很时兴“三转一响”

所谓“三转”指的是车轮会转的自行车

飞轮会转的缝纫机

以及指针会转的手表

而一响则是指会发声的收音机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听收音机时的反应吗?

是不是吓了一跳,小箱子里又没有人

怎么会发出声音呢?



39、篦子

这是不少人童年最惨痛的回忆吧

据说小孩脑袋上爱生虱子

就经常用这个篦子梳头

真的会有很多虱子掉在白纸上



40.竹壳热水壶

这个经常出现在很多老影视剧里

也是非常有年代感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

选择可以加热的饮水机

热水壶似乎有些过时了

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结婚送对花花绿绿的热水瓶,

依然还是拿的出手的



41.蛤蜊油

这个可以算是当时好用又便宜的护手霜啦

不知道你小时候有没有偷用过

反正我有。看妈妈用觉得很好玩

也会偷偷乱抹在自己手上,

还要提心吊胆地怕妈妈发现



让我们收藏起来这些珍贵的照片

虽然很多物件都不再使用了

但是能够勾起我们深深的回忆……

让我们所有的徐州老百姓

学会忆苦,才会思甜!

如今我们都已长大

徐州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在这座城市里

“有的地方,看一眼就少一眼”



一座城市的发展

也意味着许多时代的印记

在不断地消失



或许,未来还要迎来更多告别

但这种“消失”,也意味着一种成长

城市的成长少不了更替迭代

那些“消失”的部分

终有一天,会生长出新的希望!



徐州,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徐州,一座正在“生长”的城市

如今楼高了,路宽了,日子越来越滋润了

时代一直在发展

故事一直在继续



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徐州

在我们的心中都是最好的徐州

我爱你!家乡!

徐州老乡顶起来!

来源: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teddychu20 发表于 2019-9-16 15:43:47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teddychu20
2019-9-16 15:43:47 看楼主
我亲爱的徐州啊,你怎么啦,徐州有点飘,还膨胀,不多说,都懂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cn288 发表于 2019-9-16 15:42:26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cn288
2019-9-16 15:42:26 看楼主
大徐州二线城市了,房价上2万,人均收入7000左右,发展不错了,大北京房价10万。平均收入才1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单翼〃 发表于 2019-9-16 15:41:27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单翼〃
2019-9-16 15:41:27 看楼主
满满的回忆 怀念以前的老徐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丽君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10349 | 回复:3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