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宅生活”带火了“宅经济” 在邳州 每天约有15万件邮件、包裹进入 一个骑手每天派送约50单外卖 一个农贸市场日均人流量2000人次 应对疫情考验 我市消杀工作是否到位? 居民日常生活如何保障? 跟随小编看一看 外卖行业 餐箱严格消毒 在我市的一处外卖配送站点,骑手张森正在给外卖箱消毒。“每天我要送出50单外卖,全市60%的小区每天都要走一遍。”为了顾客的健康,张森在防疫方面做得非常仔细。“消毒前,要用塑料袋把食物密封放进外卖箱,避免消毒液溅到食物上。” “我们这个配送点共有100多名工作人员,每天,骑手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测温、消毒、拿口罩,全程戴口罩外出派送。”外卖配送点负责人杲林利表示。 两码一温 每周核检 除了每日定时消杀,站点每天还对骑手进行“两码一温”查验,要求骑手每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此外,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外卖公司还推出了“无接触配送”。 杲林利说:“我们到小区门口后,按照小区防疫人员的要求,把外卖放到指定地点,让顾客来取,全程无接触。” 快递行业 疫情防控期间,物流快递是严防输入的重要端口。据了解,每天约有15万件邮件、包裹进入邳州,其中还有国际邮件。对此,邳州严把每一道关口、细化每一道环节,坚持“人物同防”,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 国内邮件: 消杀、分拣、装车、配送 在中国邮政集团邳州分公司,小编走进国内邮件处理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进入场地的国内邮件和车辆进行消毒。车厢内的邮件包裹,在逐件完成消毒作业后,才会进行分拣、装车、配送。 邮件处理中心负责人张传信说:“每周进行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人员戴口罩和手套进行作业。邮件处理后,我们有专门的消毒池,为员工提供消毒液,对手部进行清洁消毒。 ” 国际邮件 消杀取样、静置48小时 随后,小编来到了该公司的国际邮件处理中心,只见身穿防护服的分拣员正在对刚到的两个国际邮件进行消杀。消杀、登记完成后,将邮件放在指定区域隔离放置。 运管部主任叶高峰说:“医疗机构每周会对一周内的国际邮件进行取样,然后送至防疫部门进行检测,如果48小时后没有问题,就用专车进行投送。” 据了解,目前每周约有10件国际邮件到达邳州。为严把入口关,国际邮件进场后,全部由专班人员进行单独接收、分拣,而场内的专班工作人员也实行全封闭式管理。 叶高峰介绍:“每天早晨,我们对专班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每48小时,有医疗机构对专班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投递环节 配送取件 保持“正确姿势” 在悦龙湾小区菜鸟驿站,工作人员对包裹消毒、编号后,将其放置于货架上。到店取件人员需要佩戴口罩,经体温测量、“两码”查验合格后,才可以收取快递。 “口罩手套消毒剂,错峰取件需谨记,室外拆消别忘记,包装分类再丢弃,认真洗手要牢记……”在此,小编也提醒大家,非必需不从境外地区邮购物品,谨慎从国内发生本土疫情所在地区购买商品。 农贸市场 菜篮子拎得更放心 在福州路农贸市场,志愿者们身穿防护服,手持弥雾器,对市场内部摊位、店面区域及市场外部的公共区域,依次展开防疫消杀,确保不留死角。 临近中午,随着人流量持续增多,福州路农贸市场加强疫情防控管理,安排专人做好“两码”查验、体温测量等工作,提高市民的疫情防控意识,同时要求各摊主做好环境卫生及消毒工作。 东湖街道市场办主任王学道说:“我们将陆续对辖区其他的农贸市场进行集中消杀,为市民营造更加安全、卫生的购物环境。” 批发市场 错峰消杀 在欢乐买农产品批发市场内,趁着商户们下午“休息”的间隙,专业消杀团队人员穿上防护服,背起重达50多斤的弥雾机,开始对市场的熟食、肉类产品交易区进行全面消杀作业。 市场工作人员吴保吕介绍说:“每天每隔3小时消杀一次,消杀选择在商户们休息时进行,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为保障食品安全,消杀人员还在消毒液的配比上,做了精心“研究”。工作人员陈浩然介绍:“我们用的消毒液浓度比较低,既可以消灭病菌,还可以避免对经营人员和食材造成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