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传媒条件有限的古代,商家都是怎样做广告的?完全跟现代没不同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373121561 发表于 2018-11-25 19:1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373121561
2018-11-25 19:19:59 3201 0 看楼主
传媒条件有限的古代,商家都是怎样做广告的?






其实,“广告”一词在拉丁文里,原本就是“大喊大叫”的意思。毕竟古代信息条件下,想要打响品牌,少不得大喊大叫。比如清朝的《燕京岁时记》里,把北京城每个月的吆喝声,竟都做了分类:二月份的时候,北京街头主要沿街叫卖鸡鸭,到了五月上旬,满街又变叫卖玉米,下旬变叫卖甜瓜。只要听听街上的吆喝声,就能知道北京是几月份。





独家商标

其实,商品经济发达的宋代,何止有“印刷广告”?各路商家真正拼到绞尽脑汁的,还有各自的独家商标。

比如以《梦梁录》记载,就连北宋的靴子铺,都十分讲究“商标意识”,每当卖出一副靴子,靴子的衬子里就要塞一张纸条,写明该靴子是由哪个工匠在何时制造。甚至这“商标意识”,有时还便利破案。宋朝话本《勘皮靴单证二郎神》里,大反派穿的皮靴里,就有写着“铺户仁一郎造”的字条。并且这话本里的靴匠任一郎,更是十分有性格,每次卖出靴子,客户也要在“坐薄”里登记,跟靴子里的字条对照,从来分毫不差。就是凭这蛛丝马迹,才叫话本里身份神秘的大反派落了网。





明星代言的效果,古代的商家们,也是早就深有体会。不外古代的名人们,能收到天价代言费的机会,有时却是很少,更多的时候,却是“躺着来代言”,典型一位,就是北宋画家李成。

李成,五代至宋初大画家,在北宋的画坛上,地位一度是泰山北斗级别。但北宋年间时,汴京的宋家生药铺,就重金访得李成的名画,在药铺墙壁上来回挂了个满,果然引得各路文士纷纷围不雅观,药店生意大火。





就连北宋以前的名人,宋朝的商家们也表示:坚决蹭热度。以宋朝好些话本小说甚至文人笔记记载,宋代汴京的酒楼墙壁上,唐朝诗仙李白和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都是标准的熟脸,只要上档次的酒店,基本就在墙上画满,特别是李白各种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模样,更在酒楼的窗户边习惯性霸屏。一直给大宋美酒代言。

文化产业也营销

千万别以为,古代的广告,只局限在餐饮手工业等行当,中世纪起中国越发繁荣的文化产业,照样少不了优雅的好广告。

比如元杂剧中的名剧《逞风流王焕百花亭》里,剧中水果小贩那一大套唱词,以元明时代文人笔记的记载,火爆表演后也跟着火,甚至一度成了元大都小贩的标准吆喝声。戏剧的魅力,元朝时就这样强。
<div class="pgc-im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373121561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20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