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姓传奇】卖粉丝的老人(张全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misisi 发表于 2019-1-11 14:47: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misisi
2019-1-11 14:47:01 4542 0 看楼主
老街东头的禚庄,是个极静谧安详的处所。村子不大,却林木葱茏,山水相间,晨昏有鸡犬相闻。因其近山,村里的耕地就多数都是山地。这种地薄,种麦子玉米等庄稼长得不好,却是种红薯的天然好地块。稍微施点土杂肥,长出的红薯就比别处种的块大粉多肉质好。无论煮着吃还是烤着吃,绝对都是香喷喷的好饭食。每年秋末收红薯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收地满满登登,自家吃是决计吃不完的。亲戚朋友送两袋子,家里的红薯还是会堆得小山一样,拿到街上卖,也值不了几个钱。到底也不知道是谁,首先想到了做红薯粉丝,这就一下子解决了红薯存储的大问题。禚庄人做粉丝,那绝对是正宗地道的老手艺,纯手工的传统做法。洗净的红薯磨成糊,纱布做的吊包过滤出粉浆,炭锅煮沸,笊篱滤粉,一整套工艺下来,那必然是绝好的食材,劲道耐嚼极有韧性,无论煮多久都不会烂。手工理好的粉丝暗黄微黑,像是用线拐缠出来,又像是村妇们晨起梳好的头发,丝丝不乱布排齐整。
几年前,老邳城的夜猫子集搬到老城西门外的大市场了。老城的西门旧时候是杀人场,老邳城就流行一句骂人的口头禅,如果要诅咒那些干了坏事的人,就会指着他的鼻子骂,你个出西门的。所以,去西门就代表着晦气,这个大市场的人气也就一直不旺。而我,在心里对这个大市场也向来没有好感,除非必要,很少去那里。老街上没有了小商贩们的吆喝叫卖,就一下子冷清起来,凄惶惶地教老人们心酸。跟随早市一起搬走的,还有那个卖粉丝的老人。走惯了几十年的老路,现在突然要离开了,心里总是有太多的不舍。和大多数老城人一样,他心里也是有一万个不情愿。不过,政策来了,又有谁能抗拒?老人也只有无奈地摇摇头,苦笑一声,没法子啊,随他去吧,人呐,总是要混口饭吃哟。
老人叫谷玉付,镇东头禚庄人。是个中等身材的精瘦老人,老实本分,又极勤劳干练。老人做生意很厚道,从来不会瞒老欺少缺斤短两,碰个毛儿八角的零头,也都是爽快地大手一挥,算了算了,下次给吧。其实,哪里会有下次给哟。因常年风里来雨里去地奔波操劳,老人的皮肤就被皴地粗糙黑红,但却极健康,没有一点疲劳的病象,就像秋天地里熟透的红高粱。印象里,打我记事的时候,老人就开始在老街卖粉丝。想来,有大几十年了。我就想,能把一个行当,一干就是几十年,从未间断,单是这份简单淳朴的持守,就足以教人打心眼里佩服。这要比起那些这山看着那山高的不安分的年轻后生,小事不想干,大事干不了,尤其让人尊敬。
老人到底是年岁大了,几个孩子又不在身边,正所谓人老力衰,光靠老两口自己也做不了粉丝。老人就每天收一些村里人自家做的粉丝,拿到老街的早市上卖,赚一点零用。用他的话说,眼下看着孩子们也都长大成家,各人有各人的日子要过,咱不能拖孩子们的后腿不是。再说,咱庄户人也闲不住啊,咱不求大富大贵,天天能挣个十块八块的,够吃饭的就行,也省的孩子们操心。
大概有七八年了吧,因为做粉丝产生的大量废水没处排放,一到做粉丝的季节,村里的沟沟渠渠就积满废水,臭烘烘地熏人,几里地都能闻见。镇政府就出政策了,说是为了保护环境,不许禚庄人再做粉丝。禚庄粉丝就仿佛深秋里的晨霜,人们还来不及记住它的样子,就被腾起的日光蒸干了,消失了,再无踪影。然而,老人依然坚持自己的老本行卖粉丝,就像太阳每天都会从东山升起,从不间断。禚庄的粉丝没了,老人就从别处买些回来拿到早市卖。尽管没有老禚庄的粉丝好吃,但是,出于对老人的信任,我还是喜欢去他那买。
这几天挺冷,到了吃白菜粉条的时候了。昨天去大市场溜达一下,想着买几斤粉丝回来。可是,老人专属的固定摊位还在,却不见了那个卖粉丝的熟悉身影。问了临近几个卖货的,也都说不清老人为啥没来。或许,老人真的到了退休的年龄了。这样也好,辛苦了一辈子,确实该享几天清福了。谁说不是呢,无论你多勤快,这世上本就有永远都做不完的事。那么,就留着给下一代人接着干吧。能够给老人一个温暖的晚年,不正是做子女的本分和心愿吗?
曾几何时,初春或是金秋的黄昏,放开老牛的绳,任凭它披着漫山遍野的斜阳,悠闲地低垂岁月练就的角,静静咀嚼反刍。自己枕着牧牛鞭,点数天上悠悠走过的流云,那该是怎样的惬意和悠闲。现在我们长大了,却发现每天都疲于奔命,日子被我们活成甘蔗渣,看似鼓鼓囊囊的一坨,实则索然无味毫无营养,我们心底里的愉快还有多少呢?这时才明白,原来物质的盈亏真的不能决定快乐的多少。逝去的青春已然走远,但是我们还可以选择认真地有滋有味地老去。唯有这样,人生方才安稳。
一点说明:大约是18年4月吧,老人的儿子谷宝辉曾在小文《刘家粥铺》留言,托我为其父写一点文字,我也曾应承下来,终因琐事种种,加之对老人也不甚熟识,恐述不当有负所托,故一直未能兑现承诺。然所托每日如大石压顶,令日夜难安。今虽惴惴成文,但终未得宝辉君一些信息,想来所述亦不能及十之一二,一并向宝辉君致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misisi 当前离线
网站编辑

查看:454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