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博闻广识」千古诗词闹元宵(陈景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绑琴 发表于 2022-12-31 14:5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绑琴
2022-12-31 14:58:26 8648 1 看楼主


元宵佳节,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看花灯、放烟花、吃元宵之余,徜徉在古诗词中,品味古人的元宵节,感受诗意元宵,颇有兴味,也别有韵味。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即我国传统元宵佳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宵燃灯习俗起自汉朝,到唐代,赏灯活动更繁盛。历朝历代,关于元宵的诗词不胜枚举,而描写元宵之夜游玩观灯的篇章更是比比皆是。这些佳作传扬开去,为渲染节日气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浩如烟海古诗词中,有相当数量元宵诗词。古诗词中的元宵节,千姿百态,富有时代特征,让人爱不释手。

在古代元宵诗中,有很多写元宵盛大赏灯活动的诗。唐朝卢照邻《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展现一幅多姿多彩元宵灯会图。另外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亦一幅盛况空前元宵赏灯图景。

元宵节美丽浪漫,俗称中国“情人节”,这大概鲜为人知吧?宋朝闺秀女词人朱淑真元宵诗《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在元宵佳节夜晚,情人相约杨柳依依黄昏后,多少温柔缠绵在月光中流淌。另辛弃疾《青玉案》词亦广为流传:“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词人在浓墨重彩渲染元宵节热闹景象后,笔锋陡转,在幽寂悄独境界中,突出心上人与众不同形象。这些元宵怀人诗词,那种甜蜜的相思苦味,让人黯然销魂。

元宵佳节也是历代多情大才子游冶玩乐的最好机遇。象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元宵》诗:“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细腻逼真,文采斐然,充分展现多情大诗人倚红偎翠、多愁善感性格。

颇有些古代诗词饱含诗人忧国忧民爱国情怀,感人至深。北宋杰出女词人李清照是婉约派词宗,她大多数小词清新缠绵,自具幽趣。但她也并非一味的缠绵,她亦有豪放不群一面,让人激赏。易安元宵诗《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燃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通首词交织故国之思和流亡感受,感情沉郁悲凉。南宋末年爱国词人刘辰翁深受感染,曾仿作一首《永遇乐》,亦成千古佳话。

宋词人姜白石的《诗曰》则写了元宵节另一番夜深人散的场景:“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可见,吃是烘托节日气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汤圆则是当时应节的一种食品,史书记载自南宋起民众便吃汤圆。

众多诗词里,我非常喜爱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正因这阕词,让我知道了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在古时,元宵夜游玩观灯是青年男女交谊相会的好时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句字字读来,别有一份诗情画意;细细品味,又一阵青涩的柔情暖意扑面而来。少年时候,情窦初开,总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一词句不断地被我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上,与青春的记忆一起存活。

元宵夜团圆时,你不妨采一句唐诗,撷半阙宋词,在墨香古韵中,将这趣味盎然的佳节尽兴地欢闹一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芦花 发表于 2022-12-31 14:59:13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芦花
2022-12-31 14:59:13 看楼主
万载韵律侃十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绑琴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8648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