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升学之路:什么叫等级赋分?高中生该如何规划学习与未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haodong833 发表于 2018-10-14 16:51: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haodong833
2018-10-14 16:51:59 3691 0 看楼主
2018年,部分省市开始实行新高考改革,这些地区本年新入学的高一新生将面临全新的教学与高考制度。2021年,这些地区将全面推行新高考制度,2018年入学的高一考生也将接触新的高考录取评估方式——等级赋分制。

等级赋分制概述

新高考规定——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

什么是赋分制?

赋分制计算和原始分计算有什么区别?

往下看↓





什么是赋分制?

赋分制:重点在排名!

赋分制: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非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语数英仍用原始分计算)

采用方法:

卷面分:100分

举个例子

例如:浙江省2017年等级性考试成绩赋分表

具体档位对应赋分值如下表:





成绩如何赋分? 举个例子

某次考试:学生A历史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100分。学生B物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76分。

也就是不论分数论档位,你的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才是决定选考最终成绩的因素。

赋分制的优点:缩小学科难度不同造成的分数差异

高考改成六选三随便组合,总共20种组合方式,选科组合太多,学生之间不便利直接比力。而之前文理分科时,则便利很多。

别的,高校在录取时,学生之间因选科不同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比力。

举个例子

高校某专业要求必考科目是物理。

现在有两个考生:

甲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历史;乙为物理、历史、地理。

若这次考试地理的难度低,而化学难度高。比力卷面分数的话,选化学的甲可能较低,那就不能保证公平。

而用这几门成绩在所有考生中的百分比来计算分数,能最大抹平了由于学科难度差异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缩小试题难度不同的分数差异

同一学科,如果有两次考试,每次的难度也可能不同,这样成绩也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数进行比力。

在众多的考生中,无论同一科试卷难度如何,按照成绩的凹凸梯度都能较好的表示出学生的水平差异。





赋分制与原始分区别:原始分,重点在分数!

本来的高考实行原始分。即考生卷面考了多少分,高考最终成绩就是多少分。通过对江苏省考生高考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确定考生所在的排名位次。

它的优点是直不雅观,简便,但它是一种绝对分数,只能反映考生卷面得分情况,难以客不雅观表白个体考生在总体中所处水平凹凸。

高考是一次选拔性测验,考生能够被哪个档次的院校所录取,最终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决定,也就是在竞争者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而非原始分。

采用原始分计算,中等学校也能招到好学生,学校之间的差距就能缩小,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公平竞争,但是也可能会发生同一分数的人扎堆,高校录取工作变难的情况。

采用原始分的重要前提是考生的考试内容相同,在控制这一变量之后通过分数的凹凸来筛选考生是能表现教育公平的。

但是当考生考生内容不一致(变量不一致)的时候,采用原始分就使考生之间变得没有可比性,失去了筛选的意义。

所以相对于原始分,3+3模式采用赋分制更加科学,公平。

新高一,要面对更多挑战。高一是高中学习的必备基础,并且占高考比重大,需要同学们做好初高衔接的准备。

学生具体应该怎么做?

首先充分理解高考改革的意义





接下来就是,合理规划高中学习 要“敢想” 敢于梦想本身的大学目标





很多同学在高中阶段存在不敢想,把梦想扼杀在摇篮里,认为本身没有能力,安于现状,从内心就否认了本身。 其实,无论在哪个阶段必然要“敢想”,要有为目标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要“会想” “会想”是指想的合理,有实现的可能,有使用的价值。梦想应该基于现实,科学、合理,还得适合本身。

如何做到“会想”?——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的内容:





自我认识的方法:





要有“目标” 了解高考政策、高校情况、专业情况,结合本身的特点和梦想确定本身的目标高校。

要“会做”

高考途径有几种,并非比来的或大家都走的是适合你的,要科学分析本身的特点,朝着目标,选择一条适合本身的方法才能算“会做”!

确定途径





高考途径:





把目标分成若干小目标 制定小目标实现计划





如:高中学习计划





如:SMART原则





监督、检查、调整 按期监督、检查本身的小目标实现情况,是否和预定的一致,如果发生偏差或未达到目标应立即调整。





确定“动力源”

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免不了会因各种自身或外界的影响导致内心发生矛盾或者泄气,为避免梦想的破灭,必然要找到若干个“动力源”,以帮手本身调整心态,克服困难,勇往前进。

总结:

应对“新高考”的8个字:早定目标,敢想会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haodong833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69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